司徒麟帶著部隊趕到的時候,該部隊已經頂住了敵人的三輪攻擊。

其實,主要是靠提前殺到的低空突擊部隊,還有部署在後方大約30千米的遠端炮兵提供的支援。

得知第04101營是帝國陸軍的增援部隊後,負責補給的少尉親自帶司徒麟上了前線。

幾百米的距離,左轉右拐的走了十幾分鍾,在幾處開闊地段,兩人還是連滾帶爬的摸了過去。

這沒辦法,因為沒人敢肯定防線外面沒有敵人的狙擊手。

當然,準確說應該是編入基層聯隊的精確射手。

在帝國陸軍與東駱沙陸軍中,每個排都有幾名配備了狙擊步槍的精確射手,主要任務就是射殺敵方高價值人員。

通常,指的就是前線指揮官。

前線指揮部距離前沿大約100米,隱蔽得很好。

從外面看,更像是一處普通的火力點。

因為距離前沿還有一段距離,所以指揮部在戰鬥中遭到重點打擊的機率並不大,相對來說也較為安全。

“報告!”

帶司徒麟過來的那名少尉在喊了報告之後,就轉身退了出去。

雖然說的是駱沙語,但是對司徒麟這些長期駐紮在東駱沙的官兵來說,都能聽懂簡單的口令。

該團的團長是巴甫洛夫上校,一名快到50歲的老軍官。

“帝國陸軍第04101營營長,司徒麟少校前來報道!”司徒麟懂規矩,在巴甫洛夫上校轉過身來之前,就已經立正敬禮。

巴甫洛夫打量了司徒麟一番,才朝靠牆放置的桌子走去。

桌上,鋪著一張小比例軍用地圖。

“你們來得很及時。”

巴甫洛夫說的是梁夏語,還有明顯的西北口音。

沒啥好奇怪的,做為東駱沙國防軍的首批軍官,巴甫洛夫在年輕的時候到帝國的軍事學院深造過。

當時,為了支援東駱沙重建國防力量,更為了控制東駱沙的武裝部隊,帝國陸軍學院專門開設了西北分校。

此後的幾十年,東駱沙陸隊的軍官都要到該分校進行深造與培訓,因此大部分東駱沙陸軍軍官能說梁夏語。

“需要我們做什麼?”司徒麟很直接,沒拐彎抹角。

他是來打仗的,用不著顧左右而言他。

“敵人發動了三輪進攻,全被我們打退了。只不過,敵人在這三輪進攻中投入的兵力並不是很多。按我的判斷,這是在試探,等主力到達。如果主力部隊已經到達進攻集結地,預計會在一個小時內發動進攻。關鍵是,如果沒有特別關鍵的原因,敵人沒理由耽擱這麼多的時間。”

在說這番話的時候,巴甫洛夫在地圖上圈出了一個地點。

在防線的北面,靠近西邊的公路。

距離不是很遠,到防線就只有幾千米。

只是,關鍵是巴甫洛夫的最後一句話。

敵人的前鋒沒立即發動進攻,而是停下來等待主力,那麼主力部隊肯定更強大,有可能是迢曼陸軍的裝甲部隊。

巴甫洛夫沒有明說,表明那只是他的推測。

“有沒有進行火力打擊?”

“已經對敵人集結地進行了炮火打擊,效果不是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