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關鍵的原因,其實是力有不逮。

在陳炳勳的時代做不到,在現在就更加做不到。

不說別的,只是在文化上的巨大差異,就決定了帝國不可能成為梵羅地區的統治者,最多能夠攥取該地的資源。

再說,3億多沒接受教育的貧民,對帝國來說也是毫無裨益。

正是如此,帝國當局才定下了引誘當地的土邦起來反抗,以瓦解布蘭王國在梵羅地區統治地位的基本戰略。

當然,主要是讓布蘭王國無法獲得梵羅地區的資源。

為了此事,李雲翔在3個月前就來到了科倫坡,唯一的工作,就是確保圍繞著梵羅地區修建的機場等基礎設施能夠順利完工。

當然,後期還包括派遣轟炸機去梵羅地區執行偵查任務。

只是,這不是全部。

吃晚飯的時候,李雲翔提到。

上面讓他來科倫坡,其實是希望在攻佔波沙灣之後,能利用兩河地區,以及接下來佔領的波伊國,對駱沙聯邦事實戰略轟炸。在進入陸心海的航線打通之後,還要考慮向忒爾共和國部署遠端航空兵。

只要海運航線貫通,同樣得加大在西大陸上的兵力部署,增強轟炸布蘭王國的力度。

到時候首先出動的,其實就是部署在北梵炎洋,在梵羅地區這邊作戰的航空兵。

道理也很簡單,梵羅地區十分的遼闊,北面的無極山脈限制了轟炸機,所以從斯里蘭卡起飛的轟炸機,都得有超過2000千米的作戰半徑,也就更適合執行針對駱沙聯邦與布蘭王國的轟炸任務。

此外,斯里蘭卡距離西大陸更近。

至於巨大陸戰場上的戰略航空兵,因為受到後勤補給的限制,所以部署數量始終都不是很多。

因為駱沙聯邦的中心在西邊,在烏拉山脈以東地區,除了葉堡等少數城市之外,沒有多少值得轟炸的目標,所以在巨大陸戰場上,充當主力的是戰術航空兵,主要任務是為裝甲部隊提供近距離支援。

在戰術層面上,戰術航空兵才是閃擊戰的核心,地位與價值不在裝甲部隊之下。

正是如此,迢曼空軍才一直以戰術航空兵為主,駱沙聯邦也很注重戰術航空兵,都沒大力發展戰略航空兵。

不過,這跟兩國的工業實力有關。

發展戰略航空兵倚重的,其實是發電能力,即生產先進轟炸機所需要的鋁,只能由電解獲得。

方眼全球,也只有梁夏帝國與紐蘭聯邦能夠發展戰略航空兵。

現在,帝國戰略航空兵的精銳全都在這邊。

顯然,這也正是劉長勳提醒白止戰來科倫坡找李雲翔的原因。

如果要對奧洲西北地區進行轟炸,壓制紐蘭轟炸機,那麼唯一能依靠的也就只有李雲翔這邊的轟炸機部隊。

毫無疑問,劉長勳肯定早就知道這邊的情況了。

在李雲翔面前,白止戰沒有隱瞞,因此在對李雲翔手裡的兵力有所瞭解後,就把自己的來意說了出來。

用白止戰的話來說,首先就得搞清楚,有沒有辦法在不影響大局的情況下,調遣一部分轟炸機去對付奧洲大陸西北的紐蘭陸軍航空兵,降低獅泉海峽受到的威脅,至少得確保海峽正常通航。

如果可以,自然是再好不過。

要是不行,也就是存在難題,該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