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大局已定(第2/4頁)
章節報錯
作戰任務,肯定有難易之分,在分配任務的時候必然會產生矛盾,甚至會對聯合部隊的團結構成影響。
當然,需要更多的時間。
所幸的是,相關的分工,其實在和平時期就已經確定了下來,並決定了盟國武裝力量的基本構成,因此在出兵的幾個主要盟國中,最大的問題是明確戰術任務的先後順序,讓盟國的參戰部隊融入到聯合部隊中去。
正是如此,發起第二階段打擊行動的時間由4日凌晨推遲到6日凌晨。
為了爭取2天時間,或者說是穩住巴格達當局,讓侯賽因不至於在這2天時間裡進鋌而走險,才由以沙烏地為首的波沙灣南岸產油國集團出面進行外交斡旋,名義上爭取和平解決紛爭。
其實,伊拉克也是產油國集團的成員。
此外還有,在伊拉克出兵入侵科威特之後,大部分國家已經與其斷絕外交關係。
在這幾天裡面,也沒有什麼重大事情發生。
要說的話,也就是開戰當天,白天的空中戰鬥,以及夜間的地面戰鬥,而且地面戰鬥並沒有大肆宣揚。
至於外交斡旋,顯然是無果而終。
對於產油國集團提出的要求,侯賽因一口就回絕了,並且宣稱科威特原本是伊拉克的一個省,是伊拉克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因此其出兵科威特是收復失地,並不是入侵一個主權國家。
斡旋失敗之後,也就是今天上午,產油國集團已經宣佈開除伊拉克的成員資格。
隨後,在沙烏地率領下,產油國集團的成員國陸續宣佈跟伊拉克斷交。
到此,透過外交解決的途徑已經全部堵死。
受時差的影響,周湧濤是在傍晚才收到外交斡旋已經失敗的訊息,然後在吃晚飯前簽署了發起第二輪軍事行動的首輔令。
雖然從來沒有對外交斡旋抱希望,知道遲早都會簽署授權令,也早早讓羅佑賓準備好了相關檔案,就連簽字的鋼筆都提前備好了,但是把名字簽上去的時候,周湧濤的心情依然是萬分複雜。
要說,這也是他來到花園的主要原因。
這只是一場區域性戰爭嗎?
其實,就在收到最後的訊息之前,周湧濤簽署了另外一份首輔令,任命原西北戰區的參謀長為臨代司令官。
這個任命,跟總參謀下達的戰備命令有關。
按現在的指揮體系,只有司令官有權下達戰備命令,戰區參謀長的權力很有限,也不能越俎代庖。
成為臨代司令官後,也就不存在許可權不夠的問題了。
不管怎樣,現在只是一場規模有限的地區戰爭,也就沒有必要破壞了規矩。
再說,施授良在聯合部隊司令部,也沒法管西北戰區的事情。
關鍵,還是總參謀部下達的戰備命令。
總參謀部是帝國的最高軍事指揮機構,因此跟戰鬥與訓練有關的命令,都得由總參謀部下達。
此時此刻,部署在全球的數百萬帝國將士,已經進入了戰備狀態。
這是在波伊戰爭結束後,帝國首次讓全部武裝力量進入戰備狀態。
用秦風烈的話來說,這是防範於未然。
周湧濤沒反對,因為這也是他的意思。
如果能透過提高部隊的戰備級別,產生足夠的嚇阻效果,讓迢曼帝國與紐蘭共和國打消軍事冒險念頭,就能控制戰爭的規模,或者說不讓這場並不存在多大懸念的地區戰爭發展成全球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