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三分天下(第2/4頁)
章節報錯
紐蘭共和國去年的普查結果是3.6億,就算把沒統計進來的非法移民算上,也肯定不會超過4億。
僅此一點,就決定了紐蘭共和國的戰爭潛力遠不如梁夏帝國。
按照戰後做的總結,戰敗的頭號原因,就是人口數量僅相當於梁夏帝國的一半。
用戰後流行的話說:人多了未必強大,人少了肯定弱小。
其實,這決定了紐蘭共和國在戰後的基本政策。
簡單的說,就是鼓勵本國公民生育更多的子女,放寬移民的限制,加強跟孤大陸其他國家的往來。
在此基礎之上,組建了以紐蘭共和國為首的北孤自由貿易區。
這也是全球第一個以經貿為主的國際組織,並由此開啟了自由貿易的時代!
此後,在北孤自由貿易區的基礎之上,紐蘭共和國發起“南進戰略”,而這套由前總統羅納德提出的,並且加以實施的經濟政治戰略,又被形象的稱為“第二門羅主義”,核心思想就是重新霸佔西半球。
“南進戰略”成了紐蘭共和國崛起的標誌事件。
羅納德也由此成為了紐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在羅納德之前,紐蘭共和國更像一個區域強國。
在羅納德主宰灰宮的八年間,紐蘭共和國完成了由區域強國到全球大過的蛻變,成了貨真價實的超級霸權。
在很大程度上,赫伯特是在享受羅納德的政治遺產。
也沒什麼好奇怪的,赫伯特給羅納德當了八年副手,他在兩年之前當選總統更像是由副轉正。
可問題是,這才10年!
哪怕在過去的10年裡,紐蘭共和國的發展速度為全球最快,也不足以彌補自身的先天不足,更別說扭轉實力對比。
就算把楓葉國與墨西哥算上,按照北孤自由貿易區計算,人口也只有5億,而南北孤大陸的人口總量還不到10億。梁夏帝國自身有8億,巨大陸東南地區還有大約4億,狹夷皇國有1億,高巨王國有大約5000萬,如果把南方次大陸也算上的話,梁夏帝國勢力範圍內的人口總量超過20億。
這裡,還沒有算上新月地區與玄大陸東部那些國家。
人口規模上的巨大差距,首先就決定了雙方的經濟實力。
發展至今,梁夏帝國依然是全球頭號強國。
雖然對梁夏帝國經濟總量的評估,不同的國際機構給出的結論不一樣,但是總體差距並不是很大,沒有一家機構否認梁夏帝國為全球頭號經濟體的事實,而估算結果,即梁夏帝國在全球經濟當中所佔的比重,也在30%到40%之間,遠遠超過處於第二梯隊的紐蘭共和國與迢曼帝國。
差距有多大呢?
按照較客觀的估算,紐蘭共和國的經濟總量大概只相當於梁夏帝國的7成,最多不超過8成。
如果不考慮進出口,僅計算本國生產消費,紐蘭共和國還不到梁夏帝國的一半。
簡單的說,紐蘭共和國更加依賴貿易,其相對龐大的經濟總量跟北孤自由貿易區可以說不無關係。
貿易在紐蘭共和國經濟當中所佔的比重高達30%,而在梁夏帝國不到10%。
按照國內生產消費統計,紐蘭共和國的經濟總量大概只有梁夏帝國的6成。
迢曼帝國也差不多。
說是相當於梁夏帝國的50%,可是在扣除了西陸集團的增益之後,經濟實力恐怕不到梁夏帝國的4成。
此外,梁夏帝國擁有幾乎所有的工業門類,除了要大量進口資源之外,對外依賴程度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