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發拉底河三角洲,當地時間下午1點過。

在飛躍巴士拉之前,哈桑控制“超級軍旗”攻擊機,把飛行高度降到了150米,躲避東邊那架艦載預警機。

早在幾年之前,伊拉克空軍就見證了預警機的巨大價值。

其實是“被”用來證明預警機的價值。

當時,與波伊國的戰爭進行到第二年,在獲得迢曼帝國全力支援,以及梁夏帝國的默許之後,伊拉克軍隊發動反擊,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在最後一次反擊行動當中,伊拉克空軍投入近300架作戰飛機,試圖透過一次大規模進攻,奪取波伊國的低地省,並逼迫波伊當局承認戰敗。

在這場決定兩伊戰爭最終結局的大會戰中,哈桑就駕駛戰鬥機在前線衝鋒陷陣。

可惜的是,美夢僅僅存在了3天。

戰役的第四天,準確說是第三天晚上,波伊空軍發起了絕地反擊,只用幾個小時就扭轉戰局。

次日清晨,在哈桑駕駛戰鬥機殺到的時候,已經決出了勝負。

其實,在最初4個小時,波伊空軍就透過突擊行動,摧毀了伊拉克空軍部署在巴士拉郊外的防空陣地。

8個營的32套防空導彈系統全部被摧毀!

此後,波伊空軍還在空戰中,擊落了50多架伊拉克戰鬥機,並宣稱沒在空戰當中損失一架戰機。

當然,這肯定是在吹牛。

哈桑所在中隊,就在當天的戰鬥當中擊落了一架波伊戰鬥機,而且很有可能是從紐蘭共和國進口的F14A。

只是,沒人能否認,伊拉克空軍在當天遭受了慘敗。

輸掉這場空戰,直接導致伊拉克空軍喪失了戰場制空權,無法繼續為地面部隊提供空中支援。

在鏖戰數個月,傷亡數十萬官兵之後,伊拉克軍隊才不得不放棄攻佔低地省的行動。

此後奮戰6年,伊拉克軍隊都沒能攻入低地省。

直到筋疲力盡,雙方才坐下談判。

哈桑早就知道,在那“黑色12小時”中,幫助波伊空軍取得勝利的,就是紐蘭共和國緊急援助的3架預警機。

全都是艦載預警機。

不是說艦載預警機更加先進,是恰好相反,即技術門檻更低,出口限制小得多,也更容易掌握與運作。

在整場空戰中,波伊空軍依靠預警機,掌握了伊拉克空軍的一舉一動。

說得難聽一點,伊拉克戰鬥機在升空之後不久,就被預警機發現,此後的動向更是一目瞭然。

依靠地面雷達的伊拉克空軍,始終都沒掌握戰場主動權。

敵暗我明,還能不敗嗎?

正是如此,在兩伊戰爭結束之前,伊拉克共軍就在全世界求購預警機。

雖然經過一番努力之後,終於在去年,透過迢曼帝國買到了由幾個西陸集團成員國聯合研製的大型預警機,但是這架耗費數十億馬克,效能指標也非常先進的預警機,在交付一年之後都沒有形成戰鬥力。

按照迢曼顧問所說,就是因為太先進,所以可靠性不高。

感情,那架預警機並不是用來打仗的武器,而是一個充門面的高科技玩意。

梁夏海軍預警機的效能,絕對不會差到哪裡去。

全球第一種艦載預警機就在梁夏海軍誕生,此後的幾十年裡,梁夏海軍一直擁有最先進的艦載機。

紐蘭共和國賣給波伊國的艦載預警機,其實都是梁夏艦載預警機的山寨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