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太空貓眼(第2/3頁)
章節報錯
也就是說,需要在沙烏地的北面構築一道防線,以此確保位於沙烏地東北,也就是波沙灣這邊的油田不會受到威脅。
要說的話,帝國的底線也就是沙烏地等波沙灣產油國的油田不會受到威脅。
雖然第二次全球大戰已經結束40多年,但是到目前,帝國依然是全球頭號石油消費國與進口國。
數十年來,帝國在波沙灣所做的一切,無一例外的都是為了保證石油供應,確保國家的能源安全。
用外界的話說:第三次全球大戰將在帝國被趕出波沙灣的第二天打響。
這也是派劉尊山去沙烏地的原因。
因為戰爭還沒爆發,也就沒有論議兩院的授權,所以帝國首輔現在能夠調動的,也就只有陸戰隊。
以當前的局面,論議兩院肯定不會給首輔戰爭授權。
聊了一會,三人才返回指揮中心。
會議進入到了作戰策劃階段,而按照施授良的意思,對外依然宣稱“西進150”聯合軍事演習按計劃進行。
討論進行到半夜的時候,才由施授良拍板,幾套方案都獲得保留,並各自擬定相應的計劃書。
至於到底採用哪套方案,由實際情況決定。
對這種皆大歡喜的安排,自然沒有人反對。
其實,這也是慣例。
哪怕氣氛已經緊張起來,可是大家都知道,離真正開幹還有一段時間,也就不用確定具體的作戰計劃。
只是,會議並沒有就此結束。
在安排了任務之後,施授良發起了一個新話題。
前期偵查。
簡單的說,不管是安排空軍的隱身攻擊機,海軍的巡航導彈,還是陸軍的武裝直升機來執行首輪突擊,也就是通常說的“踹門”任務,都需要透過偵查,尋找合適的目標,並掌握目標情況。
在幾套作戰方案中,都沒提到前期偵查的執行方式。
正是如此,施授良明確要求,負責擬定計劃的陸海空三軍軍官得首先確定前期偵查行動部分。
隨後,施授良才宣佈今天的會議結束。
此時,已經是凌晨1點過了。
在施授良離開之後,白華偉就匆忙離開了指揮中心,甚至沒有理會專門跑過來找他的廉明陽。
開始已經說好,會議結束後給劉尊山送行,結果白華偉自己跑了。
其實,在施授良提到前期偵查的時候,白華偉就想到了一件事情。
…………
此時,波沙灣西岸,伊拉克南部地區。
巴士拉西南約20千米,距離伊科邊境約40千米的荒漠腹地,一支規模龐大的裝甲部隊正在集結。
最醒目的是共和國衛隊的漢謨拉比裝甲師。
去年,該師才完成換裝,獲得了近200輛從駱沙民主共和國進口的T72主戰坦克,戰鬥力爆棚。
其實,該師是南部地區,唯一裝備了T72的裝甲師。
為了讓這支精銳部隊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秘密到達靠近邊境的前沿基地,也就是進攻陣地,那可沒少花功夫。
前幾個月,伊拉克國防軍與共和國衛隊就開始頻繁調動部隊,打亂了在南部地區的軍事部署,為漢謨拉比裝甲師南下打掩護。為了避免被偵察衛星發現,漢謨拉比師的主戰裝備都是在夜間運送。
此外,該師的官兵還暫時換上了國防軍的制服。
總而言之,全都是為了保密。
當然,除了坦克等主戰裝備,還調集了上千臺後勤保障車輛,確保能夠一口氣向南推進上百千米。
科威特不過是彈丸小國,根本就沒有戰略縱深可言。
此外,科威特的國防力量也完全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