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新的威脅(第1/2頁)
章節報錯
想明白這些道理後,白止戰也很感慨。
往深層次上講,讓帝國當局提前部署善後工作的一個最為主要的原因,其實是沒有取得全面勝利。
以目前的情況,已經不存在強攻紐蘭本土的可能了。
按照李雲翔帶來的訊息,最多就是透過封鎖與轟炸,讓華城當局投降,或者讓紐蘭聯邦爆發全面內戰。
為此,帝國已經加大了“神鵰”超級轟炸機的產量。
如果一切順利,在年底之前,部署的“神鵰”超級轟炸機將超過3000架,並且在明年增加2倍,達到1萬架。
不過,這更多的是李雲翔的美好願望。
“神鵰”是迄今為止最為昂貴的作戰飛機,出廠報價高達240萬金元,相當於其他重型轟炸機的3倍。
由此造成的直接影響是,“神鵰”的產量不可能大到哪裡去。
陸軍一直不願意為採購“神鵰”撥款,就是因為這種轟炸機擠佔了太多的資源,會讓其他作戰飛機的生產受到影響。
如果達到李雲翔提到的產量,只是因為電解鋁供應不足,就會導致包括戰鬥機在內的其他作戰飛機的產量減半!
只是,沒有人能夠否認“神鵰”的重要性。
獲得幾座前進基地之後,“神鵰”幾乎能覆蓋紐蘭全境。
在夕落洋那邊的百慕大群島、古巴與紐芬蘭島,以及在東望洋這邊的加利福尼亞半島與亞歷山大群島。
為此,李雲翔還透露了一條訊息。
由帝國陸軍航空兵投資研製的新式戰鬥機即將服役。
這是帝國第一種專門為了護航作戰而研製的戰鬥機。
關鍵就是,在保持了戰術戰鬥機的機動性的前提下,獲得超過2000千米,甚至有希望達到2500千米的作戰半徑。
不過,這不是全部。
李雲翔還在打轟炸機的主意。
準確的說,就是把“神鵰”當做平臺,研製一種能夠裝載數十噸燃油,在飛行中為護航戰鬥機補充燃油的作戰飛機。
只要解決最後幾個技術難題,這種被稱為“飛行加油站”的作戰飛機服役,就能夠徹底解決護航問題。
到時,戰略轟炸效率將成倍提高。
按李雲翔所說,因為缺乏護航戰鬥機,所以在執行作戰半徑超過了2000千米的轟炸任務的時候,損失率一直居高不下。如果能讓護航戰鬥機全程伴隨,而且數量最夠多,就能大幅度降低作戰損失。
要說的話,巨大的損失率一直就是限制戰略轟炸的頭號因素。
在損失率高達5%的情況下,一架造價80萬金元的轟炸機,就只能執行大約20次作戰任務。即便每次任務都滿載起飛,投擲炸彈的價值也沒有10萬金元。因為投彈的命中率不會高到哪裡去,所以就算按照較為理想的情況計算,轟炸機出動20次炸燬的目標,還不如轟炸機自身的造價。
這樣的轟炸還有什麼意義呢?
如果有護航戰鬥機,那就不同了。
按之前的作戰行動,護航戰鬥機能夠把轟炸機的作戰損失降低一個數量級!
此外,如果能夠有效的指揮護航作戰,還能進一步降低。
不需要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內,按李雲翔的估計,只需要把作戰損失控制在1%以內,戰略轟炸就能獲得更大的發揮空間。
執行護航作戰,不但需要護航戰鬥機,還得解決指揮方面的問題。
為此,陸航也在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