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全速突擊(第1/2頁)
章節報錯
就像上次大戰,在緊要關頭,盟友卻出了問題。
不同的是,上次大戰是因為戰敗,這次是因為戰勝。
雖然紐蘭聯邦還沒宣佈投降,但是以當前局面,在布蘭王國投降之後,紐蘭當局已經是別無選擇。
當然,還有個駱沙聯邦。
按照鄭江明帶來的訊息,在商討布蘭王國投降的問題時,帝國當局已經跟迢曼帝國達成基本協議。
雙方將在夏季到來之後,共同在大陸戰場發起戰略進攻。
根據初步協商結果,梁夏帝國保證在巨大陸戰場投入的兵力不少於450萬,迢曼帝國則保證在西大陸東線戰場上的兵力投入不少於550萬。關鍵是,將由最後的戰線確定戰後的實控區。
簡單的說,雙方會師的地方就是實控區的邊界。
如果駱沙聯邦在雙方會師前宣佈投降,則以雙方戰線的中間線為邊界。
因為這涉及到雙方的核心利益,所以不存在不肯出力的問題。
其實,也就是透過這份協定確保在攻打駱沙聯邦的時候,梁夏帝國與迢曼帝國都會盡力而為。
這裡,涉及到一個存在數十年的秘密約定。
早在上次大戰爆發之前,正式締結盟約的時候,雙方的最高統帥,也就是帝國皇帝就立下了這份秘密盟約。
在戰勝共同的敵人之後,當時是駱沙帝國,現在是駱沙聯邦,將透過軍事佔領的方式確保這個共同的敵人不再構成威脅。
落到實處,其實就是將其肢解成幾個小國。
雖然在上次大戰中,協約集團沒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但是盟約的主體並沒更換,盟約就依然有效。
顯然,在大戰結束之後,軍事實控區的邊界線就將成為國界。
迢曼帝國已無後顧之憂,梁夏帝國更加是蓄勢待發,駱沙聯邦還有堅持到明年開春的可能嗎?
那麼,紐蘭聯邦就有可能在年內宣佈投降。
這也是最為關鍵的地方。
只要紐蘭當局宣佈投降,迢曼帝國就會在第一時間接受,而梁夏帝國肯定不可能單獨把戰爭進行下去。
以帝國當前的兵力,無論如何都無法在年內取得決定性勝利。
要是能拿下霍瓦依群島,獲得進軍紐蘭本土的跳板,從而在隨後的投降談判中獲得一些籌碼,就很不錯了。
正是如此,才需要加快進軍速度。
只是,並不存在“加快”的說法。
在制訂計劃的時候,白止戰考慮到了各種情況,而且所有的部署都是以及時發起進攻為目的。
所謂“加快”進度,無非是讓艦隊跑快一點。
還好,不存在補給跟不上的問題。
隨著波沙灣油田產出的石油在年初運回了帝國本土,加是東南地區的油田恢復生產,帝國的能源供應問題已經得到緩解,或者說完全不存在了。作戰的時候,艦隊指揮官再也不需要為燃油補給擔憂。
在年處的時候,帝國的庫存燃油就已告罄。
當時為了確保巨大陸戰場的後勤補給,還對海軍的日常訓練做了限制,儘量的減少不必要的消耗。
當然,這也跟沿途的補給站有關。
雖然帝國海軍擁有數百艘各種型別的油船與補給艦,但是在東望洋上,依然建立了大量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