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當前的局面來看,同盟聯軍仍然在向突尼西亞進軍,無非是為了穩住戰線,也就是擴大防禦縱深,確保能夠守住至關重要的阿爾及爾與丹吉爾,並保住直落要塞,透過封鎖直羅海霞阻止帝國艦隊進入夕落洋。

正是如此,紐蘭海軍才派艦隊去直落要塞。

當然,不是去守衛直落要塞,而是向直落要塞運送部隊物資,準確說是掩護從布蘭王國開過來的船隊。

按六局提供的情報,紐蘭海軍很有可能在近期把艦隊派回東望洋。

道理也很簡單,西大陸這邊,哪怕協約集團現在是反敗為勝,奪得戰場主動權,擁有的優勢也沒有大到能夠攻打布蘭王國本土的程度,至少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協約集團的優勢僅僅體現在環陸心海地區與西大陸上。

那麼,就沒有必要留下艦隊保護布蘭王國。

在東望洋那邊,反到得增加投入。

要說的話,在拿下了波沙灣,石油供應有充足保障之後,帝國海軍就獲得攻打霍瓦依群島的所有必要條件。

從那一刻開始,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帝國海軍出兵霍瓦依群島。

至於後來強攻基布要塞,出兵攻打夕梵運河與進軍陸心海的行動,其實都是在為協約集團的盟友考慮。

簡單的說,這些軍事行動都以政治為主要目的。

打到現在,至少陸心海這邊的局面已經平定了下去。

至少紐蘭聯邦的領導人,也就是洛福斯能夠看到這一點,也就能對總體的戰略局勢做出準確判斷。

洛福斯要連這點陽光都沒有,也就沒資格統帥紐蘭聯邦。

因為短期之內,並不存在攻打布蘭王國本土的先決條件,所以在該方向上,很可能會往墨海方向發展。

簡單的說,也就是爭取用最短的時間擊敗駱沙聯邦。

其實,這也是暫時無法跨海登陸布蘭王國本土,而布蘭王國又沒投降的情況下,把戰略優勢變成勝利果實,並且鞏固以有勝過的最佳辦法,也是協約集團朝勝利終點,邁出的最關鍵的一步。

說的直接一點,拿下夕梵運河等於鎖定了勝局,而打敗駱沙聯邦就等於讓勝利提前數年到來。

在墨海方向上作戰,不需要特混艦隊,在忒爾共和國部署足夠多的作戰飛機就行了。

哪怕需要保持威懾,帝國海軍也就只需要在陸心海保留一支特混艦隊。

由此出發,幾個月之後,梁夏海軍就能夠在東望洋上集結起足夠發動戰略進攻所需要的兵力,特別是航母。

在理論上,梁夏海軍到明年,最多能夠擁有12艘大型航母!

此外,還至少能在東望洋部署3艘艦隊航母與8艘小型航母,並且出動20艘快速護航航母。

顯然,到時候,就算紐蘭海軍獲得“埃塞”號,還有十來艘小型航母,也未必能頂住梁夏海軍的進攻。

哪怕按照最樂觀的情況估計,紐蘭海軍到時候也就1艘大型航母,而小型航母的數量肯定不會超過10艘。

那麼,還有什麼理由在夕落洋浪費寶貴兵力呢?

當然,李銘博拍發這份“虛假”電報,也是在替白止戰解圍,因為他知道,白止戰不喜歡虛與委蛇的應酬。

此外,海軍司令部發來了新命令。

協助迢曼軍隊圍殲馬耳他的布蘭軍隊之後,立即率領第十一特混艦隊返回帝國,為下一階段的戰略進攻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