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點左右,第三波敵機殺到,還是“蚊”式轟炸機,只不過數量更多,分成2個叢集的總數量超過60架。

打到這個時候,第十一特混艦隊已經沒有戰鬥機可用了。

關鍵就是,在進入曼德海峽之前,準確說是鄭江明到來之前,白止戰並不知道會面對如此兇險的局面。

結果就是,2艘航母都各自搭載了3個戰鬥機中隊。

因為執行的是突擊任務,所以搭載了更多的俯衝轟炸機與魚雷攻擊機。

所幸的是,由第十二特混艦隊提供的掩護及時到達。

最後,也就是藉助第十二特混艦隊派來的4箇中隊的“哮天”戰鬥機,才擊潰了布蘭皇家空軍發起的最後一波攻擊。

整場戰鬥,布蘭皇家空軍投入了大約150架“蚊”式轟炸機。

如果沒有提前做好準備,或者說沒有提前收到可靠訊息,布蘭皇家空軍根本不可能在一個上午出動這麼多的轟炸機執行作戰任務。

何況,這些轟炸機幾乎都是有來無回。

如此果決,不計代價的攻擊行動,必須有足夠可靠的情報做支撐。

按照鄭江明提供的訊息,因為馬耳他的激戰還沒有結束,在卡薩布蘭卡登陸的同盟聯軍也沒向東推進,所以由直落要塞到夕梵運河的航線始終都處於半癱瘓狀態,向夕梵運河運送裝備物資的難度非常大。

迄今為止,部署在運河地區,還能升空作戰的“蚊”式轟炸機不會超過200架。

關鍵還有,特混艦隊離夕梵運河還有1000多千米。

也就是說,部署在夕梵運河那邊的布蘭戰鬥機根本飛不過來。

其實,這也是證據。

道理就是,如果沒有足夠的把握,布蘭皇家空軍絕不會在不派戰鬥機的情況下,讓轟炸機去攻擊艦隊。

布蘭皇家空軍的指揮官相信,能夠藉助突然襲擊降低戰損率。

其實,只要達到了偷襲的突然性,有很大的把握消滅第十一特混艦隊,甚至有望幹掉第十二特混艦隊。

不要忘了,“蚊”式是迄今為止,飛得最快的雙發飛機。

為了應付夜間轟炸,布蘭皇家空軍還把“蚊”式改造成了夜間戰鬥機。

此外,憑藉極快的速度,“蚊”式已經成為針對迢曼帝國進行的,夜間轟炸行動的絕對主力。

還有理由相信,布蘭皇家空軍盯上的不止是第十一特混艦隊。

關鍵就是,對付一支沒有準備的特混艦隊,根本不需要出動3支轟炸機群。

可見,這個上午的戰鬥,已經證明了所有問題。

防空戰鬥機陸續返航的時候,白止戰與鄭江明已經回到軍官餐廳。

李銘博很識趣,不但沒有跟過去,還叫住了周湧濤等人。

在得知鄭江明來了之後,周湧濤就已經意識到,肯定發生了很重大的事情,也就格外的小心謹慎。

再經過上午的戰鬥,就更加的謹小慎微了。

要說的話,周湧濤還真有點怕鄭江明。

用他的話來說,鄭江明這種搞情報工作的,身上總有那麼股讓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戰的肅殺之氣。

說得客氣一點,是讓人敬而遠之。

不太客氣的話,就是有點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