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攻敵不備(第2/2頁)
章節報錯
為此,要塞守軍還專門組織一批官兵學習了快速佈雷的技巧。
如果20萬枚地雷全都用上,只是掃雷就得花掉好幾個月的時間!
要說的話,如果布蘭軍隊能在遭到強攻的情況下堅守幾個月,就算最後淪陷了,那也算打了勝仗。
至於北面,只零星分佈了幾支巡邏隊。
可見,布蘭軍隊壓根沒想過,帝國陸戰隊會在要塞北面,在曼德海峽西岸登陸!
對前面提到的問題,帝國海軍也做了充足準備。
首先就是,第一波登陸行動只出動了24艘登陸艦,其中半數還是坦克登陸艦,執行搶灘登陸任務的,只有半個陸戰師,準確說是一個步兵團、一個加強的坦克營與一個加強的機步營。
全是精銳部隊。
此外,還投送了足夠的作戰物資。
按照安排,登陸成功之後發起進攻的,其實2個加強營,而率先搶灘的步兵團負責守衛灘頭陣地,在進攻的時候為前線部隊提供後勤保障。
如此一來,在搶灘成功之後,就能立即向縱深推進。
關鍵還有,參與行動的登陸艦是輪番上陣。
在完成了搶灘行動之後,第一批24艘登陸艦必須在規定的24小時內撤離,把登陸場騰出來。
次日,第二批24艘登陸艦就將到達。
同樣只有24小時,這批登陸艦部隊把搭載的部隊與物資送上岸,就算沒完成,也必須按照計劃撤離。
此後是第三批24艘登陸艦。
在第三批登陸艦完成投送任務後,率先發起搶灘的第一批登陸艦就將返回。
總而言之,就是儘可能加快部隊與物資的轉運速度,確保在任何時候,登陸場裡都沒有太多的登陸艦。
正是如此,才把兵力多達4000的步兵團留下,讓總共才1800名官兵的2個加強營向要塞推進。
至於另外一個問題,布蘭皇家海軍佈設的水雷,就只能依靠掃雷艦了。
所幸的是,對帝國海軍來說,最不缺的就是掃雷艦。
大概是在上次大戰期間吃夠了水雷的苦頭,所以帝國海軍一直都很重視掃雷艦,更重視掃雷技術。
即便是在海軍假期,帝國海軍都沒有降低在掃雷技術領域的投入。
在大戰爆發前,帝國海軍擁有的掃雷艦比另外3個海軍強國的總和還要多!
雖然大部分是上次大戰期間建造的老式掃雷艦,但是上面的裝置,以及跟掃雷有關的技術一直都沒有停止發展。
大戰爆發之後,帝國海軍在第一年裡就訂購了150艘掃雷艦。
打到現在,帝國海軍的掃雷艦總量已經超過400艘,而且還在以每個月差不多10艘的速度增長。
要說的話,敢於選擇在要塞北面登陸,讓登陸艦隊冒險進入現在,而且水雷密佈的曼德海峽,靠的就是全球第一的掃雷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