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轟炸就只進行了一天,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面,也就是在第十二特混艦隊撤回去補充彈藥的時候,只對基布要塞進行了以壓制為主的空中打擊,讓遭到破壞的機場與港口無法重新投入使用。

其實,主要就是阻止布蘭軍隊向基布要塞部署遠端作戰飛機。

至於戰術飛機,威脅不太大。

這種壓制性質的作戰行動一直持續到10月12日。

當天,索科特拉島的第一座野戰機場完工,配套修建的棧橋式碼頭也正式投入使用。

關鍵,碼頭外的深水錨泊區也已初具規模。

雖然在運送貨物的時候,需要由駁船等小型登陸艦進行中轉,但是總比由登陸艇往海灘上運送快得多。

正是如此,部署在索科特拉島的岸基航空兵才能在當天出動。

在岸基航空兵投入戰鬥之後,第十一特混艦隊也在當天解脫出來,連夜後撤了大概400千米,跟在後方的補給艦隊匯合,提前進行彈藥與燃油補給,然後跟在第十二特混艦隊後面北上。

要說,這也是讓周湧濤等參謀不滿的地方。

從攻打索科特拉島開始,第十一特混艦隊就跟在第十二特混艦隊後面,充當第十二特混艦隊的小跟班。

說得好聽一點,是與第十二特混艦隊協同作戰。

不過,更像跑腿的小工。

總而言之,第十一特混艦隊成了配角。

在東望洋,由白止戰指揮的特混艦隊一直就是主角。

哪怕是在攻打流黃島的時候,白止戰只用1艘艦隊航母,也成為了殲滅狹夷海軍常駐艦隊的主角。

這種低人一等,或者說處處受到限制,要以別人為準的作戰方式,讓周湧濤等年輕參謀很不適應。

對此,白止戰與李銘博反倒不以為然。

在大戰爆發前,白止戰一直都是配角,事事得以劉向真為先。

當然,這次的作戰行動,可以說是難得的清閒。

用白止戰的話來說,這次作戰行動由劉向真負責打頭陣,他們在後面撿漏,能夠省不少的心。

再說,西南梵炎洋海戰之後,一直是劉向真在這邊活動。

雖然決定性的勝利由白止戰書寫,但是進軍馬爾地夫與登陸瓜達爾的行動,全都是由劉向真負責。

要說的話,劉向真更加了解戰場情況。

因為彈藥消耗量不太大,主要是補充燃油,所以補給作業只用了一天,在13日的夜間就完成了。

此時,穆阿海北面,進軍波沙灣的戰鬥已經開始了。

當天晚上,以4艘“南珠海”級快速戰列艦為首的突襲艦隊狂奔300千米,殺入了霍爾木茲海峽,炮擊了海峽北面幾座島嶼上的岸防陣地,摧毀波伊國部署在當地的重炮,開啟了進入波沙灣的大門。

讓快速戰列艦奔襲霍爾木茲海峽,就是劉向真想出來的。

事實證明,這個大膽的戰術確實可行。

在此之前,突襲索科特拉島,與強攻基布要塞,都是由特混艦隊擔綱,艦載航空兵執行打擊任務。

至於戰艦,始終呆在岸炮的射程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