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的話,其實要到明年的春節過後,甚至清明節前後,帝國海軍兵力不足的問題才能得到緩解。

到時,不但“帝都”號能夠修復,4艘“行省”級也將入列。

此外還有至少10艘快速戰列艦,以及10艘老式戰列艦。

雖然4艘“龍興”級編入第42特混艦隊,並且離開了大板,但是劉長勳沒有立即返回帝國,而是在此等著白止戰。

原因無二,當前的局面跟之前設想的不大一樣。

就算偷襲威島只是佯攻,攻打塞島與管島也是佯攻,可是沒人預料到,竟然在塞島遭到紐蘭軍隊頑強抵抗。

這就是與計劃有出入的地方。

按照原定計劃,在春節之前就得攻打管島,因此到清明節的時候,不存在需要分兵東望洋的問題。

在最初的計劃當中,其實是由4艘大型航母組成的特混艦隊去梵炎洋,而3艘艦隊航母留在東望洋上,並且讓“陪京”號返回造船廠進行定期維修,另外2艘則在旭海進行恢復性訓練。

只有發生重大意外,比如紐蘭海軍派航母參加管島作戰行動,才需要對部署做出相應的調整。

即便如此,也就只是把“帝都”號與“龍江”號派過去。

實在需要,加上“陪京”號就足夠了。

可是現在,即便按最樂觀的情況估計,在清明節的前後,也就能拿下塞島,肯定沒辦法把陸戰隊送上管島。

也就是說,得留下幾艘航母,組成一支特混艦隊去攻打管島。

以紐蘭陸戰隊在塞島的表現,到時候恐怕要用4艘航母組成兩支特混艦隊,甚至得重新考慮偷襲威島。

如果還是按照原訂計劃,由岸基航空兵提供空中支援與防空掩護,那麼攻打管島的時間得推遲數個月。

主要就是,需要花更多時間完善前線基地,比如將阿塔島上的野戰機場擴建為基地。

此外,作戰難度會提高不少。

由攻打塞島的作戰行動來看,岸基航空兵還無法取代艦載航空兵,提供的支援與掩護沒有艦載航空兵及時。

哪怕只是推遲,也等於讓東望洋的佯攻將變得毫無意義。

隨著局勢改變,之前制訂的計劃已經用不上了。

劉長勳在大板等白止戰回來,就是想提前跟白止戰商量。

兩人達成一致,回到帝國之後就能立即對計劃做出調整。

在見到劉長勳之前,也就是知道劉長勳還在大板的時候,白止戰就猜到了他的意圖,提前想好了對策。

要說調整,辦法就一個。

讓4艘大型航母留在東望洋,帶3艘或者2艘艦隊航母去梵炎洋。

這樣一來,哪怕要強攻管島,也能用四艘大型航母組成兩支特混艦隊,確保能同時應付兩個方向上的威脅。

如果能夠抓住機會,甚至有把握幹掉紐蘭海軍最後一艘艦隊航母。

“你是說,你跟劉向真都留下來?”

“沒這個必要,讓劉向真留下就行了,而另外一支特混艦隊,可以交給張國柱,或者其他某個有經驗的艦隊指揮官。”

劉長勳鎖緊了眉頭,神色很嚴峻,明顯不放心,覺得白止戰只是隨便說說。

“只有在我去了梵炎洋,才有可能讓斯普前來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