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做這個決定的時候,白止戰心裡並沒有足夠的把握,或者說是承擔了比較大的風險。

關鍵就是,紐蘭海軍早已控制加拉帕格斯群島。

雖然沒有在群島上駐軍,但是修建了一座能為巡邏機提供服務的碼頭,還搭了一座雷達站與一套長波電臺。

在東東望洋上,加拉帕格斯群島是紐蘭海軍最主要的反潛支撐點之一。

也就是說,如果撲空了,第二十二特混艦隊或許會暴露行蹤。

此外,如果向西航行的不是2艘艦隊航母,而是那艘價值不大的小型航母,第二十二特混艦隊依然會暴露行蹤。

只要攻擊落空,第二十二特混艦隊就要做好逃跑的準備。

當時,白止戰並沒有想過落空之後的事情。

依靠直覺,他相信絕對不會落空!

紐蘭海軍搞了那麼多的名堂,說白了都是在把帝國海軍的特混艦隊引往梵炎洋,最好是前往陸心海跟布蘭皇家海軍決戰,因此到最後,紐蘭海軍必然會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力量奪回中轉島,在這裡挫敗帝國海軍,鞏固霍瓦依群島,穩住中東望洋的局面,並在戰略層面上扳回一局。

關鍵就是2艘艦隊航母。

沒有2艘艦隊航母,哪怕紐蘭海軍使出吃奶的力氣,也未必能奪回制海權,也就不可能挫敗登陸作戰行動。

只派小型航母過去,保不準還是自投羅網。

為此,紐蘭海軍的2艘艦隊航母不但要儘快返回東望洋,還要全速趕往中轉島。

那麼,有必要往北航行,去本土西海岸轉一圈?

就算不考慮燃油的問題,也不考慮中途進行燃油補給浪費的時間,只是增加的幾千千米航程,就要耽擱好幾天。

在這場以速度只剩的決戰中,幾天時間實在是太寶貴了。

從戰術的角度分析,如果紐蘭海軍沒在20日前後發起反擊,梁夏海軍就有很大把握猜到2艘艦隊航母的行蹤。

顯然,如果2艘艦隊航母先北上,就很難在20日前趕到中轉島。

正是如此,白止戰才敢斷定,透過望夕運河進入東望洋之後,往西航行的就是2艘艦隊航母。

要說的話,也只有白止戰能抓住這個機會。

說得直接一點,除了白止戰,還有誰敢帶著只有2艘大型航母的特混艦隊深入敵後,到敵人家門口外設伏?

如果沒有這麼大的膽量,能夠抓住這短短的2個半小時?

做決定的時候,只要多耽擱一個小時,結果都大不一樣。

在只發動一次攻擊的情況下,就無法保證擊沉2艘艦隊航母。

要說的話,這一仗就能奠定白止戰在現代海戰中的地位。

在此之前,還有一些海軍將領能與白止戰並駕齊驅,比如劉向真,紐蘭海軍的斯普,布蘭皇家海軍的坎寧安等,那麼在此戰之後,這些人就只能仰望白止戰,最多算得上的同一時期的卓越將領。

當代海軍戰神,就只有一個!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白止戰並沒有被勝利衝昏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