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那邊離中轉島大約有1萬千米。

唯一能肯定的就是,發動襲擊的肯定是梁夏海軍的特混艦隊,至少有2艘大型航母。

不然,無論如何都無法在第一波襲擊當中重創2艘艦隊航母。

半個小時之後,斯普與田實回到司令艦橋。

珍寶港那邊發來了幾封電報,仍然是轉發。

在第一波攻擊過去之後大約一個小時,也就是大約半個小時之前,第51特混艦隊遭到了第二波轟炸。

“奮進”號首先被擊沉,“列克”號也是在劫難逃。

因為2艘艦隊航母都已完蛋,所以敵機轟炸了護航的巡洋艦與驅逐艦。

由珍寶港轉發的第三封電報,來自一艘“克利夫蘭”級輕巡洋艦,而且發報的是該艦的艦長。

“列克”號與“奮進”號已先後戰沉,而且哈爾沒有在“列克”號的撤離人員當中。

因為艦隊司令部幾乎是全軍覆沒,無一名高階軍官在崗,所以這名艦長成了第51特混艦隊的最高指揮官。

按最後的報告,為了避免在夜間遭到敵人攔截,在打撈起了落水人員之後,剩餘戰艦將全速返回望夕運河。

在發報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除了2艘航母之外,還有1艘輕巡洋艦與3艘驅逐艦被擊沉,包括哈爾在內的2000多名官兵陣亡或失蹤。

關鍵就是,2艘艦隊航母均在發生大爆炸之後迅速沉沒,上面的官兵幾無倖存。

最後,這艘巡洋艦還發來了一條訊息。

根據俘獲的敵機飛行員交代,艦載機部隊隸屬於第七航空兵聯隊,而該部隊部署在第二十一特混艦隊的“浦”號上。

也就是說,襲擊第51特混艦隊的是第二十一特混艦隊。

只是,並沒提到更多的情報,比如第二十一特混艦隊的位置。

從2波襲擊看,第二十一特混艦隊很有可能是在第51特混艦隊的西北方向上。

此外,採用的跟隨戰術,首支攻擊機群跟在偵察機後面,在偵察機發現第51特混艦隊之後立即發起攻擊。

最為重要的是,第51特混艦隊在透過運河的時候就已暴露行蹤。

在進入東望洋之後不久,被潛伏在附近的梁夏潛艇發現,而且沒有及時的截獲由潛艇發出的電報。

不然的話,梁夏海軍不可能知道第51特混艦隊的行蹤,也就不可能發起襲擊。

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梁夏海軍的潛艇配有通訊距離達到數百千米,而且很難截獲的短波電臺。

早在幾個月前,就有情報證明梁夏海軍裝備了一種新式短波電臺。

可惜的是,紐蘭海軍一直沒有獲得有效的對抗手段,或者說是能夠有效截獲短波訊號的裝置。

可見,這正是第51特混艦隊沒能及時發現危險的關鍵所在。

要說的話,梁夏帝國在電臺、雷達等電子裝置上的技術優勢,是其所向披靡的一大關鍵優勢。

好幾場決定性的大海戰,梁夏艦隊的先進電子裝置都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當然,這次也一樣。

這是一場一面倒的戰鬥,第51特混艦隊自始至終都在捱打,不要說還手,連敵人在哪都不知道。

毫無疑問,指揮第二十一特混艦隊的是白止戰!

第51特混艦隊不但被擊潰,還全軍覆滅,奔襲中轉島的行動已徹底泡湯,而且在不久之後,中轉島就會淪陷。

還有取勝的希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