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按照迢曼帝國發來的訊息,在下午連續遭到的2波轟炸中,至少有200架敵機飛到馬耳他上空。

顯然,這遠遠超過了2艘布蘭航母的載機數量。

此外就是,提供護航的,也就是前出奪取制空權的,是一種之前從來沒遇到過的新式戰鬥機。

按迢曼軍隊發來的訊息,很有可能是F6F。

顯然,這些戰鬥機肯定屬於紐蘭海軍。

F6F還處在試生產階段,產量非常少,紐蘭海軍自己都不夠,根本不可能大規模援助給布蘭皇家海軍。

此外,布蘭皇家海軍的“海火”即將量產,效能不比F6F差多少。

關鍵,還是敵機的數量。

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紐蘭海軍的2艘艦隊航母在陸心海,或許還包括那艘小型航母。

其實,這不難理解。

奪回馬耳他與控制陸心海制海權,壓制羅利王國與迢曼帝國,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重創聯合艦隊的價值。

簡單的說,其實就是逼迫梁夏帝國把重點轉到西邊。

三天之後,7月31日,布蘭軍隊發起了登陸作戰行動。

因為喪失了制空權,所以羅利海軍老毛病復發,把寶貝般的艦隊撤了回去,拒絕為馬耳他的迢曼軍隊提供掩護。

為此,迢曼帝國不得不暫時停止在北玄地區的進攻行動,準確說是暫時停止為攻打夕梵運河所進行的準備工作。

一時之間,馬耳他再次成為了雙方爭奪的戰略要地。

也就在這一天,帝國陸軍航空兵的遠征大隊證實了一點,在馬耳他西北確實有4艘艦隊航母,並初步判斷是“皇家方舟”號與“暴怒”號、“奮進”號與“列克”號,此外還有幾艘主力艦。

因為沒有能夠抵近偵查,在20千米之外遭到攔截,所以遠征大隊提供的偵查報告,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換句話說,不能排除布蘭皇家海軍用護航航母執行打擊任務的可能性。

至於那些F6F,或許來自紐蘭海軍的遠征部隊。

到了8月1日,布蘭皇家海軍的登陸部隊已經在馬耳他的海灘上站穩腳跟。

到此,白止戰不得不佩服紐蘭海軍的統帥。

在這麼不利的情況之下,還能玩花樣,而且有膽量打游擊戰,避免在正面戰場上跟帝國艦隊決一死戰。

這種膽魄,絕不是任何人都有的。

當然,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紐蘭聯邦確實是一個值得重視,需要動用全部能力才能擊敗的強大對手!

此外,就是羅利王國太窩囊。

之前的幾個月,羅利王國竟然沒有在西西里島擴建軍事基地,哪怕是多修幾座機場也是好事。

可惜的是,羅利王國什麼都沒做。

不然,迢曼軍隊也不會如此被動。

只是,又能怎麼樣?

8月1日晚上,劉長勳發來一封電報,要白止戰認真考慮是否需要及時對攻打中轉島的作戰行動做出調整。

言外之意,現在轉向還不晚。

可是,就這麼放棄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