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爭取到足夠的時間,唯一的辦法也就是死守霍瓦依群島,透過浴血奮戰來拖住梁夏海軍。

只是,紐蘭海軍現在連浴血奮戰的資本都沒有。

此外就是,即便死守霍瓦依群島也用不著艦隊,那2艘小型航母沒有什麼用途。

可惜的是,已經沒有別的辦法可用了。

不然的話,尼茲不會讓斯普自行決斷。

用尼茲的話說,現在也就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也許,斯普真的能創造奇蹟。

當然,尼茲也沒有交出全部本錢。

當天晚上,在斯普離開之後,尼茲下達了戰備命令,讓所有留在珍寶港裡的戰艦出海集結與待命。

其實,有點早。

梁夏艦隊哪怕日夜兼程,也要十天之後才能到達珍寶港附近,而去攻擊中轉島的話,也要在八天之後。

不過,讓戰艦早點出海,主要是為了提高戰備狀態。

要說,尼茲手裡也沒多少資本了。

在剩下的戰艦當中,幾艘老式戰列艦因為速度太慢,也只能留在群島東部,起到鼓舞軍心的作用。

真正能派上用場的,其實是幾艘重巡洋艦,十多艘輕巡洋艦,還有數量眾多的驅逐艦與魚雷快艇。

要說的話,主力就是魚雷艇。

紐蘭海軍的驅逐艦有三分之二在夕落洋上執行護航任務,剩下的三分之一,大部分在西南東望洋執行護航任務,掩護前往奧洲的運輸船隊,其餘的在東北東望洋活動,能用於艦隊作戰的並不多。

在徵求了哈爾與弗萊等將領的意見後,尼茲還向中轉島增派了一批魚雷艇。

此外,就是在中轉島東邊的幾座小島與環礁設定臨時錨泊地,提前儲備一些魚雷艇需要用到的燃油與彈藥,以便在戰鬥打響之後,以這些島礁為支撐點,派遣魚雷艇襲擊攻打中轉島的梁夏艦隊。

紐蘭海軍現在最不缺的,就是大大小小的運輸艦艇。

為了守住管島,紐蘭海軍徵用了很多船隻。而現在,這些船隻幾乎全在珍寶港這邊。

雖然都是排水量在1000噸到5000噸之間的中小型貨輪,但是貴在數量多。

此外就是,航行速度都不慢。

其實,從重點發展快速貨輪,也能看出紐蘭聯邦早就在為戰爭做準備。

比經濟性,快速貨輪遠不如普通貨輪。在和平時期,只有少數具有明顯時效性的貨物需要用快速貨輪運送。快速貨輪的主要價值,其實體現在戰爭時期,能大幅度提高貨物的運送效率。

在大戰爆發前,紐蘭聯邦透過補貼等方式,鼓勵本國航運企業採購與運作快速貨輪,並且以此打造出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快速運輸船隊,以及僅此於梁夏帝國,在西方列強中最完善的造船產業鏈。

現在,紐蘭聯邦的運輸船隊,以及造船工業就是同盟集團的基石。

紐蘭海軍能在東望洋上穩住,靠的就是龐大的運輸船隊。

正是如此,才能在接下來的幾天之內,加強中轉島等島嶼的防禦部署,並做好跟梁夏艦隊決一死戰的準備。

關鍵依然是航空兵。

要說的話,擁有數千架作戰飛機的岸基航空兵,或許是尼茲當前最寶貴的財富,也是其底氣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