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突然到達亞歷山大港的運輸船隊,立即在協約集團內部引起軒然大波。

有足夠的情報證明,這支船隊為已經陷入絕境,北玄地區的布蘭軍隊送去了急需的彈藥物資,包括一百多門大口徑反坦克炮,以及能夠拼湊出上百架戰鬥機的零部件,還有熱帶作戰必不可少的藥物。

至於坦克,雖然多達數百輛,卻不足為懼。

按六局提供的情報,送到亞歷山大港的全都是輕型坦克,很多還是二手貨,與迢曼陸軍的坦克不在一個檔次上。

在這些坦克中,有一半是由洛克殖民地政府從各地蒐集來的,委託布蘭王國運輸的“雷諾”輕型坦克。

這種坦克不但效能落後,很多都無法正常使用,而且缺乏配套的彈藥。

獲得這些補給之後,北玄地區的布蘭軍隊又恢復了活力。

對正準備向夕梵運河進軍的迢曼軍隊來說,這絕對不是好事。

雖然羅利軍隊也參與了在北玄地區的作戰行動,而且兵力佔多數,但是在殲滅了的黎波里的布蘭軍隊,並且逼迫洛克殖民地政府歸順之後,迢曼軍隊就成了在北玄地區進攻作戰的絕對主力。

這也是迢曼帝國與羅利王國早就內定了的。

按照作戰計劃,在登陸行動之後,羅利軍隊主要負責西邊的敵人,而進軍夕梵運河的行動由迢曼軍隊擔綱。

正是如此,迢曼軍隊才在北玄地區投入4個裝甲師。

不是為了爭功,也不是在替羅利軍隊分憂,而是進軍夕梵運河是關鍵中的關鍵,具有巨大的戰略價值,甚至關係到最終勝敗,所以迢曼當局絕對不會將此任務安排給一向不靠譜的羅利軍隊。

正是如此,迢曼當局很關注那支突然到達亞歷山大港的運輸船隊,而且首先責備了羅利王國。

理由就是,羅利王國沒看住透過陸心海的航線,讓布蘭運輸船隊透過,還順利到達了亞歷山大港。

羅利王國並不認賬,堅稱那支船隊沒有從自己的家門口外面透過。

言外之意,船隊是從窄海那邊過去的。

當然,羅利王國給出了一個迢曼當局沒辦法反駁的理由。

圍繞馬耳他進行的海上巡邏任務,一直由迢曼空軍負責,部署了數十架巡邏機,而且馬耳他已被迢曼軍隊佔領,因此布蘭船隊要是從這邊過去的話,卻沒被發現,首先要擔責的是迢曼空軍。

說得直接一點,羅利王國不願意為此背鍋。

不過,這也有一些道理。

羅利海軍早就縮了回去,一直是迢曼空軍在執行巡邏與搜尋任務,負責監視從馬耳他附近經過的船隻。

正是如此,迢曼帝國才把矛頭轉向了梁夏海軍。

理由就是,布蘭船隊繞過玄大陸,是從梵炎洋北上,然後由基布海峽進入窄海,最後經運河到達了亞歷山大港。

因為船隊經過了穆阿海,而帝國海軍的第十一特混艦隊一直在穆阿海活動,期間還斷斷續續的轟炸了基布要塞幾次,所以迢曼當局就認定,帝國海軍要為放跑了船隊負責,需要提供相應的補償。

這下,帝國海軍不幹了。

關鍵就是,那麼大一支船隊,哪怕能夠神不知鬼不覺的透過基布海峽,也無法偷偷經過夕梵運河。

帝國的情報機構一直在嚴密監視這條運河。

此外,迢曼帝國與羅利王國的情報機構也一樣。

還有,連忒爾共和國都派了情報人員過去。

再是神奇,一支有幾十艘貨輪的船隊,也不可能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由窄海經運河進入陸心海。

此事,在協約集團的三個主要國家中鬧得很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