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連帶影響(第1/2頁)
章節報錯
西南梵炎洋海戰的結果,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早在2月1日,紐蘭海軍就向珀斯派遣了4艘輕巡洋艦與8艘驅逐艦,組建了梵炎洋分艦隊。
隨後,還向珀斯增派了幾艘遠洋潛艇。
只是受到後勤保障限制,紐蘭海軍在梵炎洋方向上很難有太大的做為,最多派潛艇執行破交任務。
至於向珀斯部署巡洋艦與驅逐艦,主要還是為了應付來自帝國潛艇的威脅。
要說的話,值得關注的還是紐蘭的航空兵。
在1月的最後一天,紐蘭陸軍向黑德蘭港與德比各部署了一支戰略航空隊,還在當天執行了首輪任務。
不是去轟炸獅泉城,是去巽風海峽與龍眼海峽佈雷。
當時,帝**方還不太清楚紐蘭陸軍航空兵向奧國西部地區部署遠端轟炸機的目的,認為那些B17是用來搜尋與攻擊在東北梵炎洋與炎海活動的帝國船隻,或者是為執行破交任務的潛艇服務。
直到2月3日,一艘前往蘇門答臘島巴東港的貨輪在巽風海峽被水雷炸沉,帝國海軍才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只是幾天時間,那些B17就在巽風海峽裡面投放了上百枚水雷。
關鍵,大部分是沉底雷。
雖然這些水雷的威力都不大,無法炸沉主力艦,但是對過往的艦船有巨大威脅,而且排除的難度極大。
結果就是,帝國海軍不得不禁止艦船去巽風海峽與龍目海峽。
所幸的是,B17的航程不夠遠,沒法到獅泉海峽裡面佈雷,因此帝國海軍的艦船能夠由咽喉海峽進出梵炎洋。
正是如此,第十一特混艦隊才從咽喉海峽返回,沒去更近的巽風海峽。
針對紐蘭陸軍航空兵部署在奧國西部地區的遠端航空兵,帝國陸軍航空兵針鋒相對,做了相應的部署。
現在,主要就是在獅泉城部署遠端戰鬥機。
等斯里蘭卡那邊的行動結束之後,陸軍會在爪哇島,或者爪哇海南部的某座島嶼上開闢新的軍事基地,部署遠端航空兵,轟炸奧國北部與西部地區的港口機場等軍事目標,確保到梵炎洋的航線暢通無阻。
只是,暫時沒有攻打奧國本土的計劃。
道理也很簡單,哪怕要攻打奧國本土,也是直接進軍東部或者東南部地區,而不是在北部與西部地區登陸。
奧國,也就是奧洲大陸,其人口聚居的核心地區在東南,其他的地方几乎全是荒漠。
關鍵還有,整個奧洲大陸上,沒有一條貫穿全境的公路,更別說是地面進攻必須依託的鐵路。
不說別的,紐蘭軍隊都是靠海運向珀斯等地運送部隊與物資。
可見,就算帝**隊能在奧洲大陸的西部或者北部登陸,也需要耗費巨大的資源與大量的時間向東部地區進軍。
從投入看,還不如從海路直接進攻奧洲大陸的東部地區。
用廉旭升的話來說,因為奧洲腹地全是杳無人煙的荒漠,所以就算要修路,都找不到落腳點。
其實,這也是紐蘭軍隊不願意在梵炎洋投入重兵的主要原因。
按六局的估計,以珀斯港的容納能力,以及紐蘭聯邦能夠投入的海運力量,紐蘭海軍在該方向上只能保持15艘到20艘潛艇,正常情況下,最多能夠保持5艘遠洋潛艇在梵炎洋上活動。
當然,要不要攻打奧國,其實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