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次大戰後,布蘭王國能夠憑藉4000萬人,跟擁有1億多人口的紐蘭聯邦,以及人口超過4億的梁夏帝國分庭抗禮,為全球三大一流強國之一,保持一支一流的海軍,依靠的就是梵羅地區。

失去梵羅地區之後,除非紐蘭聯邦提供全方位支援,不然布蘭王國就會在半年,最遲一年內戰敗。

關鍵,紐蘭聯邦能夠提供多大程度的支援?

這明顯是個未知數。

只要梁夏海軍在東望洋保持進攻勢頭,向紐蘭海軍施加壓力,逼迫紐蘭聯邦把戰略重點放在東望洋上,而帝國陸軍在大陸戰場上投入重兵,向駱沙聯邦發起戰略進攻,迫使紐蘭聯邦加大針對駱沙聯邦的援助力度,那麼紐蘭聯邦能提供給布蘭王國的支援,那就肯定是寥寥無幾。

此外,從戰略價值層面上看,失去梵羅地區的布蘭王國,連二流強國都算不上。

在這場你死我活的全面戰爭當中,紐蘭聯邦會為一個衰落的帝國投入多少本錢?

如果紐蘭聯邦力有不逮,必須得做出取捨,那麼在迢曼大軍打下夕梵運河之後,被拋棄的很有可能是布蘭王國。

說得直接一點,哪怕布蘭王國戰敗了,迢曼軍隊也無法跨過北夕落洋。

相反,如果駱沙聯邦戰敗了,梁夏帝國就能與迢曼帝國會師。消除了後顧之憂,梁夏海軍必然在東望洋上發起猛攻。

沒有布蘭王國牽制,迢曼帝國必然會加大在東邊的投入。

只是,以迢曼帝國當前處境,在圍攻駱沙聯邦的戰鬥中,最多是配角,為梁夏帝國提供幫助而已。

駱沙聯邦再差,也能夠堅持奮戰一段時間。

如果是駱沙聯邦戰敗了,布蘭王國就算還能夠堅持幾年,對迢曼帝國與梁夏帝國也沒多大的影響。

正是想明白了這層道理,白止戰才敢斷定,帝國高層肯定會慫恿與鼓勵迢曼帝國儘快出兵玄大陸。

那麼,把戰略重心轉向內陸,也就不是什麼怪事了。

“這麼說,我們恐怕得對總體戰略做一些調整。”

在白止戰開口之後,劉長勳只是點了點頭,讓他繼續說下去。

“首先是,得儘快拿下塞島。”

“在你回到帝都前,我已經下達命令。陸戰隊會盡快投入預備隊,爭取在本月之內完成掃蕩行動。”

“關鍵是,恐怕得放棄管島。”

“啥?”

劉長勳明顯被下了一跳,大概沒想到白止戰會這麼激進。

不管是在開戰之前,還是在開戰之後,所有的作戰計劃當中,都強調了在奪回南北撒豆群島之後進攻管島。

理由就是,拓展帝國的戰略縱深。

至少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人想過放棄管島。

“我們現在是進攻,又不是防守。有塞島充當跳板,已經足夠了,沒必要在管島浪費時間與兵力。”

“那裡有幾萬敵人,還……”

“獅泉城也有幾萬敵人,斯里蘭卡也一樣。”

“這……”

“這件事,等我去找李雲翔談了,再給你明確答覆。”

聽白止戰這麼一說,劉長勳才明白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