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勾心鬥角(第1/2頁)
章節報錯
“光輝”號上。
把坎寧安吵醒的不是那艘潛艇的戰報,而是由“奮進”號發來的電報。
準確的說,發報的是一艘編入第61特混艦隊的布蘭驅逐艦。
因為第61特混艦隊要秘密行動,所以在南夕落洋匯合之後,坎寧安就派了一艘驅逐艦過去。
按照約定,在戰鬥打響之前,由這艘驅逐艦來轉發電報。
這麼安排,還涉及軍用密碼。
因為還沒有組建聯合司令部,所以在軍用密碼的問題上,雙方都有所保留,或者說都不願意吃虧。
派驅逐艦過去,就不用把密碼本交給紐蘭艦隊。
內容很多,在坎寧安回到指揮崗位的時候,通訊參謀仍然在忙碌。
要說,關鍵就一點。
第61特混艦隊會在夜間全速向東北方向突擊,深入梵炎洋,並且會在天亮之前派出偵察機,搜尋肯定在西南梵炎洋活動的梁夏艦隊,爭取在天亮之後發起進攻,希望遠征艦隊提供掩護與配合。
關鍵就是,斯普沒提出要坎寧安協助作戰。
斯普還發來具體的資訊,包括第61特混艦隊所在方位,在夜間的航向與航速等等。
總而言之,就是毫無保留的全都告訴了坎寧安。
那個傢伙到底想幹什麼?
坎寧安沒有問出來,一是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二是沒必要。
其實,在得知斯普孤注一擲之後,坎寧安立即想到,這個平時和和氣氣的紐蘭海軍少將是個狠辣角色。
關鍵就是,此舉直接衝著坎寧安來的,或者是衝著布蘭王國來的。
如果在明天的戰鬥當中,聯合艦隊能大獲全勝,那麼一切都好說,最多不過是把主要功勞算在斯普與第61特混艦隊的頭上。
對此,坎寧安看得很淡。
不是他不在乎,而是就他的認識,只要能保住在梵炎洋上的戰略優勢,特別是守住對布蘭王國來說戰略價值重大的梵羅地區,就算把功勞送給別人,那也是千值萬值,畢竟坎寧安是皇家海軍的將領,做任何事情都以國家利益為重。至於個人的勝敗榮辱,坎寧安一向都沒放在心上。
可問題是,明天一定能夠大獲全勝嗎?
說得透徹一點,要是真的有把握大獲全勝,斯普會孤注一擲?
可見,大獲全勝的機率幾乎沒有,而遭受慘敗反到很有可能。
問題就在這裡。
斯普一馬當先,甚至可以說身先士卒,那麼在遭受慘敗之後,絕對沒有人會認為是他的責任。
那麼,肯定是坎寧安的責任。
要說的話,進軍梵炎洋,本身就是布蘭王國的事情,由布蘭皇家海軍擔綱,而且坎寧安是聯合艦隊司令官,斯普只是負責指揮第61特混艦隊,而且在梵炎洋上作戰,聽從坎寧安指揮。
毫無疑問,坎寧安是此戰第一責任人。
當然,坎寧安代表的布蘭皇家海軍與布蘭王國。
從這個層面講,斯普是在用這個辦法,逼迫坎寧安跟他一道帶遠征艦隊深入梵炎洋,主動找梁夏艦隊決戰。
可問題是,這是坎寧安一直在避免的結果。
要說的話,這就是獅泉城淪陷產生的影響。
在26日,收到獅泉城的守軍投降的訊息之後,坎寧安下達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讓艦隊減速,而第二道命令是轉向。
獅泉城都丟了,還需要跟梁夏艦隊決戰嗎?
當然,梁夏艦隊未必會趕來決戰。
理由也很簡單:打下獅泉城,控制了咽喉海峽,梁夏海軍就能進入梵炎洋,也就能夠直接進軍波沙灣。
本來就是衝波沙灣去的,還有什麼理由在別的地方浪費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