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坎寧安肯定會以殲滅第十一特混艦隊為目的。

只有殲滅了第十一特混艦隊,掌握制海權與戰略主動權,才能夠增兵斯里蘭卡,或者說守衛斯里蘭卡,從而爭取到更多的時間來鞏固基布要塞,加強在穆阿海與波沙灣沿岸地區的軍事存在。

那麼,如何才能一舉殲滅第十一特混艦隊?

這也是白止戰與周湧濤認定坎寧安會在進入梵炎洋之後率艦隊北上的關鍵。

在根本上,第十一特混艦隊只有2艘艦隊航母,搭載的艦載機最多隻能夠連續發動兩次攻擊。

考慮到西南梵炎洋上的惡劣氣候,艦載機不足的問題會更加突出。

比如在安排了兩波攻擊之後,未必能夠留下足夠多的防空戰鬥機。

總而言之,如果在靠近玄大陸的近海作戰,就能夠依靠岸基航空兵的支援,彌補航空作戰能力偏弱的短板。

只是,也不能排除另外一種可能。

在進入梵炎洋之後,布蘭艦隊與紐蘭艦隊分道揚鑣,坎寧安去了北面,斯普則帶著紐蘭艦隊向東前往奧洲。

理由就是,不管怎麼打,在丟掉了獅泉城之後,布蘭王國都會在幾個月內,丟掉梵炎洋的制海權。

在某種意義上,布蘭王國已經在梵炎洋戰敗了。

站在紐蘭聯邦的立場上,既然怎麼都守不住梵炎洋,那就不值得繼續浪費兵力,更別說拿唯一的艦隊航母冒險。

此外,帝國軍隊拿下獅泉城,開啟了進入梵炎洋的大門之後,就會回師轉戰東望洋。

原因也很簡單:進軍梵炎洋,只是為了奪取波沙灣。

因為火速拿下了獅泉城,還即將獲得4艘大型航母,加上陸航戰略航空兵展現出的強大力量,所以在紐蘭當局看來,帝國高層會對拿下波沙灣充滿信心,也就會提前啟動進軍霍瓦依群島的作戰行動。

哪怕攻打霍瓦依群島的難度偏大,也會選擇進軍西南東望洋。

不要忘了,紐蘭聯邦才是梁夏帝國的頭號勁敵,而且只有打敗了紐蘭聯邦,才能夠取得全面勝利。

在梵炎洋上耽擱的時間越久,在東望洋上取得勝利的難度就越大。

這樣一來,就更加需要把“奮進”號調回去了。

要說的話,廉旭升確實給力,李雲翔統帥的戰略航空兵也不是吃素的。

當前大好局面,首先得歸功於廉旭升與李雲翔,還包括一直在前線的杜康,反到跟白止戰沒多大關係。

只是,能不能繼續擴大勝利,那就得看白止戰的了。

按上面的分析,周湧濤對清晨第一輪偵查行動做了精心部署。

2艘航母,總共出動32架“朱雀”執行偵查任務。其中的24架向西飛行,並重點搜尋靠近玄大陸的近海,特別是通往馬加斯海峽的航線。另外8架則往南飛行,重點搜尋西風帶北部海域。

至於首先攻擊哪支艦隊,由偵查結果決定。

原則也很簡單,首先發現誰就首先攻擊誰。

唯一能肯定的就是,雖然此戰將以反航母為主,但是布蘭航母特別的注重防禦,幾乎所有艦隊航母都配有裝甲甲板,水平防護效能不在戰列艦之下,也就需要使用500千克級航空炸彈。

當然,這些事情都由周湧濤安排,不需要白止戰去操心。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