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即將變天(第1/2頁)
章節報錯
“受降的事情,就讓劉將軍去吧。”
白止戰說出這句話之後,別說劉長勳,連薛遠征都鎖緊眉頭。
代表帝國海軍前去接受狹夷皇國投降,那可是無上殊榮。
做這個安排的時候,薛遠征就有縝密考慮,即首先把劉長勳、彭懷勝與司徒旌德等高階將領排除在外。
用薛遠征的話來說,區區一彈丸小國,配不上帝國上將!
在根本上,其實是別去跟年輕人爭功,畢竟對這些總司令級別的將軍來說,殊榮已經夠多了。
這麼一來,在帝國海軍當中,也就只有白止戰與劉向真夠格。
雖然前去受降,也只是一個儀式,對指揮權沒什麼影響,但是等事後回想,恐怕會萬分遺憾。
“你可想好了?”薛遠征又問了一句。
“我們急著趕回來,其實是為了另外一件事情。”
“比受降重要?”劉長勳也很是疑惑。
別看在大戰爆發前,白止戰很少跟劉向真較真,但是在大戰爆發之後,特別是在第一次評定戰功之後,白止戰就沒故意掩蓋鋒芒。只要對自己,對艦隊官兵有好處的事情,他就會竭力爭取。
“跟受降有關,準確的說是利用此事。”
白止戰沒再賣關子,把他的想法說了出來。
利用狹夷皇國投降,準確說是去接受狹夷皇國投降,也就是舉行受降儀式,發起攻打威島的作戰行動。
當然,肯定不是一句話這麼簡單。
關鍵就是,狹夷皇國戰敗後,哪怕讓長泣政權出面,都有理由組織舉行一場規模盛大的受降儀式。
狹夷皇國以卑劣的偷襲手段發動戰爭,梁夏帝國遭受了慘重損失,在取勝之後,肯定會大肆慶祝。
昭告天下、宣揚國威與振奮軍心,都需要把此事辦得格外的漂亮!
派幾艘主力艦過去也就理所當然。
因為航母是戰勝狹夷皇國的主要力量,哪怕不在航母上舉行投降書的簽字儀式,也應該派航母去參加受降活動,所以在那個時候,至少都要派一艘航母前去,哪怕在露一面之後就撤離。
帝國海軍還有幾艘能出動的航母?
如果去東都灣的是“陪京”號呢?
此外,舉行受降儀式的地點肯定是東都灣。
陳炳勳就是率領艦隊殺入東都灣,用巨炮敲開了狹夷皇國的國門。
再說,在敵人的國門外簽署停戰條約,簽訂城下之盟是帝國最常用的手段。
在舉行受降儀式的時候,東都灣裡肯定會有幾艘主力艦,比如轉編第二艦隊的4艘“龍江”級戰列艦。
可見,帝國海軍大部分還能戰鬥的主力艦,都會在受降現場。
紐蘭海軍會錯過如此好的機會?
關鍵就在這裡。
幾天之前,在白止戰從前線返回帝都之前,六局就收到訊息,紐蘭海軍的兩艘小型艦隊航母都已離開諾克海軍基地。
從時間上推算,這兩艘小型艦隊航母能在下個月上旬到達珍寶港。
雖然小型艦隊航母的戰鬥力不如艦隊航母,但是兩艘頂一艘用的問題不大,關鍵是能夠搭載戰鬥機為艦隊航母提供掩護。
白止戰也由此斷定,紐蘭海軍有偷襲東都灣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