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拖延為主(第2/2頁)
章節報錯
即便是在陳炳勳的時代,帝**隊都繞過了這兩處地區。複雜的地理環境,還有惡劣的氣候,那些傳染疾病的蚊蟲,潛伏在沼澤裡的鱷魚,藏在叢林裡面的毒蛇,全都是入侵者的天敵。
別說軍隊,哪怕是專業探險隊伍,進去後也是凶多吉少。
在到最後,薛遠征只強調了一點。
布蘭王國已向帝國宣戰,因此不管困難有多大,都得組織一支遠征軍,從腳趾半島北部向岡伽羅平原進軍。
不用快速推進,也不用攻城略地。
像彭懷勝說的,想辦法修復那條鐵路,穩打穩紮的向西推進,讓布蘭軍隊感受到威脅就行了。
只要布蘭王國出兵,需要面對險峻地形與惡劣環境的就不止是帝國陸軍了。
最後,還討論了司徒旌德提出的額外話題。
要不要派遠征軍去支援迢曼帝國?
按照計劃,迢曼帝國即將發動進攻西大陸南部地區,也就是陸心海北岸的作戰行動,肯定需要梁夏帝國的支援。
如果一切順利,迢曼軍隊甚至有可能會渡過陸心海,攻上玄大陸北岸,然後進軍至關重要的夕梵運河。
要是能夠拿下夕梵運河,梵炎洋上的戰鬥就不足為慮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甚至是迢曼帝國的頭號任務。
可問題是,如果駱沙聯邦靠不住,迢曼帝國認為東面的威脅沒有消除,就未必會在南面投入足夠多的兵力。
關鍵就是,迢曼空軍對布蘭王國的戰略轟炸並沒取得預料的結果,布蘭王國沒因為遭到轟炸與封鎖而崩潰。
現在南下,等於主動開闢第二條戰線。
如果駱沙聯邦反水,就要面對三線作戰的窘境。
正是如此,司徒旌德才提出,趕在駱沙聯邦反水前,派遠征軍去迢曼帝國,促使迢曼帝國按計劃南下。
在表面上,司徒旌德的提議很有道理。
關鍵就是打下夕梵運河。
可問題是,哪怕迢曼大軍的行動一切順利,也至少需要一年,甚至是兩年的時間才有希望掃蕩西大陸南部地區。
至於攻打夕梵運河,更是可望不可及。
只是派遣軍人,問題還不大,可是透過駱沙聯邦向迢曼帝國運送像坦克等主戰裝備,那就太過明目張膽了。
用薛遠征的話來說,這麼等於逼駱沙聯邦立即反水。
正是如此,薛遠征否決了司徒旌德的提議,或者說暫時擱置起來。
對駱沙聯邦的態度,薛遠征的立場從來都沒有改變,能夠拖一天就算一天,畢竟帝國陸軍已在三個方向上作戰,海軍也需要時間恢復元氣,在短期內不宜跟駱沙聯邦翻臉,哪怕讓迢曼帝國推遲南下行動。
為此,薛遠征還強調了一點。
在帝國的戰略計劃當中,迢曼帝國並非取得勝利的必要條件。
言外之意,可以考慮犧牲或放棄迢曼帝國。
這話說起來很自私,可是道理大家都明白。
沒有迢曼帝國,梁夏帝國還能堅持打下去。反過來,如果梁夏帝國戰敗了,迢曼帝國恐怕連一個月都堅持不了。
談到這個時候,已經是傍晚。
因為大部分提議被否決,所以幾個陸軍將領在會議結束後就告辭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