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回國(第1/2頁)
章節報錯
10月18日一大早,白止戰與周湧濤搭乘帝國皇室安排的運輸機離開了那球港。
中途在浦州轉停的時候,周湧濤下了飛機。
按照白止戰的安排,他前往帝國海軍學院處理新招募軍官的人事問題,然後還得代表白止戰去看望在戰鬥中負傷的官兵,此後就是去造船廠詢問戰艦的維修工作,反正就是處理這些瑣碎的雜務。
沒有辦法,這些事情總得有人去做吧。
李銘博過兩天就將回到帝國,在安排好了“帝都”號的維修工作之後,他將去跟周湧濤匯合。
有他們兩個在,也就不需要白止戰操心了。
白止戰回到帝都的時候,已經是下午。
哪怕乘坐的是飛機,也花費了十幾個小時,主要是在浦州經停的時候,加油耽擱了一些時間。
來機場接白止戰的是鄭江明。
他帶來了三條訊息。
一艘潛伏到威島東面的潛艇,發現了紐蘭海軍的“列克”號,證明該航母沒有在12日的海戰中沉沒。
雖然該潛艇曾試圖靠近,但是被護航的驅逐艦發現,沒有獲得偷襲的機會。
根據潛艇報告,“列克”號的艦體還處於傾斜狀態,不過已經控制住,所以並不存在沉沒的風險。
第二條訊息是,“奮進”號出現在中轉島附近,並且發出了電報。
帝國海軍的無線電監聽電臺已經截獲這封電報,並且判斷為“奮進”號的電臺傳送。
六局情報人員證實,紐蘭海軍已經用貨輪向珍寶港運送了一批艦載機,很可能是要補充給“奮進”號。
關鍵,情報人員還證實,“薩拉”號、“約克”號與“馬蜂”號都已經戰沉。
第三件事情也與此有關。
在證明擊沉了三艘紐蘭航母之後,海軍司令部對戰功進行了評定,立下主功的是白止戰指揮的第41特混艦隊。
道理也很簡單:第41特混艦隊的艦載機不但擊沉了“約克”號與“馬蜂”號,還重創了“列克”號,而第21特混艦隊的艦載機只擊沉了“薩拉”號,最多在攻擊紐蘭第16特混艦隊的時候有協助之功。
此外,海軍早就修改了評定標準。
艦隊航母的排在戰列艦之上。
如此一來,擊沉艦隊航母最多的就必然是主功。
不然的話,此戰的主功得歸給第43特混艦隊,因為該特混艦隊在炮戰中擊沉了5艘紐蘭戰列艦。
因為劉向真還沒有返回帝都,所以海軍司令部暫時沒有公佈這個評定結果。
當然,不存在多大爭議。
在之前的幾天,海軍司令部已經利用各艦隊遞交的作戰報告,由三組參謀對整場海戰進行了模擬推演,得出的結論就是,劉向真與白止戰都沒有犯重大錯誤,不過兩人都有比較明顯的失誤。
劉向真最大的失誤,其實是錯誤的判斷了紐蘭第18特混艦隊的規模,從而在該方向耗費了大量寶貴兵力。如果能夠及時發現紐蘭第18特混艦隊只有一艘航母,搭載的全都是戰鬥機,必然是另外一個結果。
不說別的,把攻擊紐蘭第18特混艦隊的機群派去攻擊紐蘭第16特混艦隊,“列克”號肯定會被擊沉。
此外,如果及時聯絡白止戰,那麼白止戰能動用兩支機群攻擊第17特混艦隊。
這樣一來,甚至有機會擊沉紐蘭海軍五艘航母。
只是,責任不在劉向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