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一面倒(第2/2頁)
章節報錯
就是這枚炮彈葬送了“新墨”號。
在大爆炸發生之後,該艦近2000名官兵當中,僅6人倖免。
這6人當時都在主桅杆的瞭望塔裡面,在爆炸發生的時候被丟擲了瞭望塔,也由此僥倖活了下來。
其餘的全都隨同“新墨”號沉入海底。
大概半個小時之後,“北河”號單獨擊沉了五號敵艦“密西”號。
這個戰果存在質疑。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打沉“密西”號的很有可能還是“炎海”號。
原因就是,在“密西”號的右舷高射炮彈藥庫發生爆炸之前,前方三號敵艦“西弗”號釋放煙幕,試圖在煙幕的掩護下調整航向。結果導致當時在協助“旭海”號的“炎海”號沒辦法瞄準,不得不調整目標,朝後面的五號敵艦“密西”號開火,並且在5分鐘內打了兩輪齊射。
其中的第一輪齊射,其實是為了校炮。
當時,“炎海”號的主炮已經打了幾十輪齊射,而且都是全裝藥發射,身管磨損得非常嚴重,需要觀察彈著點校準偏差。
結果,在“炎海”號打出第二輪齊射之後,“密西”號就因為高射炮彈藥庫爆炸而翻覆沉沒。
因為間隔了大概5分鐘,所以沒人相信是“炎海”號的戰果。
可問題是,在“密西”號爆炸前大概30秒鐘,“北河”號才打出了第42輪齊射。
也就是說,同樣不可能是“北河”號的炮彈打中“密西”號的彈藥庫。
相聚20多千米,炮彈要飛行差不多1分鐘。
為了這個戰果,金洪後來還鬧到了海軍司令部。
可惜,他沒辦法拿出是“炎海”號擊沉了“密西”號的證據,所以按慣例,也就是“交戰物件”原則,把戰果算給了“北河”號。
此後,在接近12點的時候,六號敵艦“愛荷”號被“南江”號擊沉。
戰鬥持續到下午2點30分左右,三號敵艦“西弗”號才在“旭海”號的猛烈炮擊下緩緩沉入了大海。
到此,除了在天亮之前逃走的“馬裡”號,紐蘭第11特混艦隊的戰列艦全部戰沉。
後面的戰鬥拖了那麼久,其實就一個原因。
在12點左右,第43特混艦隊的四艘快速戰列艦都用光了重型穿甲彈,只能使用老式穿甲彈。
其實,老式穿甲彈也沒多少。
為此,李傑在12點前,也就是“愛荷”號沉沒前下達命令,把齊射間隔時間延長到10分鐘。
這麼做也是為了讓主炮炮管能夠充分冷卻。
跟炮彈比,戰列艦主炮的炮管貴得多,可用壽命都很短,更換是非常麻煩。
在擊沉最後一艘戰列艦之後,還花了大約一個小時,驅逐趕過來營救落水官兵的紐蘭巡洋艦與驅逐艦。
正是如此,直到下午3點半過後,戰鬥才正式宣告結束。
當時,第43.2分隊也已經趕到,有一艘輕巡洋艦在“旭海”號附近,李傑就讓這艘巡洋艦發了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