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點過,當北面警戒的“烏魚”號驅逐艦發出警報的時候,白止戰頓時恍然大悟。

只是,太晚了。

如果要說,白止戰最大的失誤就是忽視了距離。

其實也不能這麼說。

關鍵就是,緊急出動的戰鬥機是在12點15分之後才發來訊息,宣稱在第41.2分隊東邊大約200千米發現了向東航行的紐蘭第17特混艦隊,並目視發現了兩艘“約克”級艦隊航母。

也就是說,在“烏魚”號發出警報前,白止戰只是相信紐蘭第17特混艦隊在東邊,並不知道到底有多遠。

這個距離,實在太近了!

如果第41.2分隊沒有在夜間減速,與紐蘭第17特混艦隊的距離恐怕只有100千米。

十多分鐘之後,在收到了由緊急出動的戰鬥機發回來的電報之後,白止戰立即想到,斯普並不知道第41.2分隊是單獨行動,因此會想當然的認為,兩艘“帝都”級航母跟重巡洋艦在一起。

當然,他會認為航母在重巡洋艦後方。

理由也很簡單,第41特混艦隊獲得了四艘剛服役的遠洋巡洋艦,所以不需要讓重巡洋艦為航母提供貼身保護。

在安排攻擊的時候,斯普或許會耍小聰明。

為了避免暴露,他會讓攻擊機群先向南或者是向北飛行,然後再衝向第41特混艦隊所在的海域。

只要斯普認定與第41.1分隊的距離沒有超過300千米,威脅未必就來自東邊!

要說幸運,就是緊急起飛的8架“哮天”還沒飛走。

在驅逐艦發現了從東北方向上飛來的機群之後,白止戰立即做了調整,把緊急起飛的戰鬥機全都派了過去。

只是,敵機實在太多了。

護航戰鬥機就有16架。

這些“野貓”像被掐住卵蛋一樣,全都發了狂,甚至連飛行效能都有一些提升。

沒錯,就是克拉克少校指揮的第一支攻擊機群。

因為已經飛行了兩個多小時,過了返航轉向點,所以在與“哮天”遭遇時,這些護航戰鬥機剩餘燃油不到四分之一。

如此一來,重量減少了幾百千克。

相反,緊急起飛的“哮天”幾乎都是滿載狀態,哪怕沒掛副油箱,機身內部的油箱也是滿的。

此消彼長之下,“哮天”飛行員自然覺得“野貓”變得更加兇悍。

在“野貓”纏住“哮天”的時候,“無畏”與“破壞者”發起了衝擊,而首當其衝的就是“帝都”號。

“陪京”號在後方大概30千米開外。

因為“帝都”號在前面,首先被敵機發現,所以從北面殺來的機群直接衝著“帝都”號而去。

兩個SBD中隊與兩個TBD中隊。

只有幾分鐘的時間,為“帝都”號提供直接掩護的“珠城”號遠洋巡洋艦隻來得及機動到“帝都”號的左前方,沒有辦法到達“帝都”號左側。只不過,由其提供的防空掩護極為重要。

關鍵就是,“珠城”號不但有32門130毫米大口徑高射炮,還有16門80毫米中等口徑高射炮。

對付中遠距離的敵機的時候,80毫米高射炮的作戰效率更高。

射速更快,能夠形成較為密集的彈幕。

至於威力,其實也差不到哪裡去,畢竟沒有一種艦載機在被80毫米炮彈擊中之後還能繼續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