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超級說客(第1/2頁)
章節報錯
成功說服斯普之後,田實向哈爾與尼茲等紐蘭海軍高層的大人物做了分析,並且成功說服了他們。
關鍵只有一點:梁夏帝國與紐蘭聯邦在未來2到3年之內建造的戰艦。
哪怕進入戰爭狀態,進行全面的戰爭動員,像航母這類大型戰艦,也需要2年多才能夠建成。
在開戰之後的2到3年裡面能夠獲得多少戰艦,其實是由戰爭爆發前動工,以及規劃建造的數量決定。
跟梁夏帝國比,這也正是紐蘭聯邦差距最大的地方。
在新曆101年,也就是明年,梁夏海軍最多能夠獲得四艘新建的大型航母,然後要到兩年後,也就是新曆103年的年初,才有可能獲得第二批次的大型航母,不過數量很有可能是八艘。
紐蘭海軍這邊,如果能及時完成動員,並且投入足夠的資源,那麼在最快明年年底,最遲在後年年初就有可能獲得1艘大型航母。到後年年底,還有望獲得3到5艘大型航母。等動員完成,資源也向造船業傾斜,新曆103年,紐蘭海軍有望在一年內獲得5艘“埃塞”級大型航母。
到新曆103年,最遲是當年年底,在新建航母數量方面,紐蘭海軍才有可能與梁夏海軍持平。
到那時候,梁夏海軍新增12艘,紐蘭海軍則新增9艘。
仍然有3艘的差距,不過算不上明顯。
由此可見,困難其實是在此之前的2年多里面。
如果都沒在戰鬥中遭受損失,那麼在明年,新曆101年,紐蘭海軍與梁夏海軍的航母數量之比為5 2比8 1。前者加的是兩艘小型艦隊航母,後者加的是“橫江”號。到新曆102年為6 2比8 1,到103年的上半年將擴大到9 2比16 1,到下半年才有望縮小到14 2比16 1。
如果把大型航母的戰鬥力算進去,差距會更大。
當然,肯定有戰鬥損失。
在此,田實提到了一個關鍵問題。
紐蘭海軍不是孤軍奮戰,梁夏海軍是孤軍奮戰。
哪怕狹夷皇國戰敗,還有布蘭王國能指望,而且布蘭皇家海軍的實力並不比紐蘭海軍差多少。
梁夏海軍能指望誰?
那麼,有什麼理由害怕跟梁夏海軍拼消耗?
按田實的分析,只要布蘭皇家海軍出兵梵炎洋,哪怕只剩下一艘航母,紐蘭海軍也能穩住東望洋。
布蘭皇家海軍在梵炎洋跟梁夏海軍周旋個一年半載,再拼掉幾艘梁夏航母,那什麼都不用擔心了。
此外,真要跟梁夏海軍拼個兩敗俱傷,對紐蘭海軍還有好處。
如果紐蘭海軍都成了泥菩薩,暫時只能顧自己,甚至需要盟友的支援,那麼布蘭王國在參戰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封鎖咽喉海峽,控制梵炎洋上的航線,讓梁夏帝國無法從波沙灣獲得石油。
因為駱沙聯邦並不是完全靠得住,而且陸路運輸石油的效率不高,還需要考慮與迢曼帝國的關係,所以梁夏海軍必須出兵梵炎洋,同步在梵羅地區發起軍事行動,向布蘭王國施加壓力。
這樣一來,不管是否派艦隊去梵炎洋,梁夏帝國都只能把重點轉過去,跟布蘭軍隊拼個你死我活。
到時,肯定得由陸軍打前鋒。
資源向陸軍傾斜後,還能夠保證主要戰艦的建造進度嗎?
如果不能,那麼到新曆103年肯定無法獲得更多的航母,也就沒法在東望洋上保持戰略優勢。
當然,如果梁夏海軍出兵梵炎洋,與布蘭皇家海軍交戰,肯定會遭受損失。
繞來繞去的說了一大堆,田實的意思其實只有一個。
爭取在開戰之後的首場戰鬥當中,拼掉梁夏海軍的幾艘航母,哪怕就兩艘,也能逼迫梁夏帝國對戰略計劃做出調整。
為了說服紐蘭海軍高層,田實做了較為詳細的兵棋推演。
如果拼掉兩艘航母,梁夏帝國肯定會放慢擴張速度,把戰略重心轉向炎海周邊地區,比如南珠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