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紐蘭海軍的飛行員沒參加過戰鬥,也就沒什麼實戰經驗,可是素質都不差。

要說,放眼全世界,在航空業方面能跟梁夏帝國匹敵的,也只有紐蘭聯邦。

根據戰後統計,大戰爆發的時候,紐蘭聯邦的註冊飛行員就有大概30萬,不比梁夏帝國少。

其實,已經有部分紐蘭飛行員參加過戰鬥。

在布蘭王國跟迢曼帝國開戰之後,很多紐蘭海軍與陸軍的飛行員,以志願者的身份前往布蘭王國,並且穿上布蘭皇家空軍的制服,駕駛布蘭皇家空軍的戰鬥機在布蘭王國的上空與迢曼空軍戰鬥。

就是在布蘭本土上空,誕生了紐蘭的第一批王牌飛行員。

這些飛行員中,有很多就來自東望洋艦隊。

其中一些已經在戰前返回東望洋,有不少在第16特混艦隊,也就是“約克”號搭載的艦載機部隊中服役。

“列克”號在之前去過西南東望洋的奧國,因此回國的飛行員大多編入“約克”號的艦載航空兵聯隊。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飛行員都在霍瓦依群島的海軍航空兵基地進行適應性訓練。

要說,他們全都是紐蘭海軍航空兵的精英。

在猛烈的炮火當中,有5架SBD在投彈之前被擊落,只有3架SBD投下炸彈。

3枚500磅級航空炸彈,結果就有1枚擊中“墨河”號。

哪怕隔著幾十千米,都能夠看到爆炸後升起的煙雲。

只是,沒時間為“墨河”號擔憂。

在9點42分,也就是“墨河”號中彈的時候,另外一箇中隊的SBD正在朝“龍江”號這邊飛來。

多了幾分鐘的時間,“魯河”號與“龍江”號的距離稍微拉開了一點。

這樣一來,“龍江”號上的高射炮也能自由發揮了。

要說的話,“龍江”號上的防空火力不比“魯河”號差,還因為40毫米高射炮更多,近距離防空火力更加兇猛。

為了保命,不兇猛才是怪事!

關鍵還有,低空沒有魚雷機。

有6架SBD在逼近的途中被高射炮擊落,只有兩架成功進入到俯衝階段,而且有一架在投彈之前被擊落。

只有一架投下炸彈,而且隨後就被高射炮擊中。

因為沒有完全進入俯衝狀態,所以那架SBD投下的炸彈沒多大的威脅。

真正的威脅是那架SBD!

在被高射炮擊中後,那架SBD並沒有失控,而是直接朝“龍江”號飛來,準確說是砸過來。

發生得太快了,而且非常的突然,之前沒半點徵兆。

關鍵,沒有人想到那架已經起火,急速朝海面墜落的SBD還能拉起來。

結果就是,根本來不及躲避,連這一側的高射炮炮手都沒有反應過來。

在撞上“龍江”號之前,那架SBD還仰起了機頭,肯定是飛行員在最後關頭拉回了操縱桿。

不是因為害怕。

SBD撞在了“龍江”號的屁股上,並滾上飛行甲板,橫衝直撞的躥出一百多米,濺灑出大量燃油。

轉眼之間,“龍江”號的飛行甲板就被大火吞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