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蘭海軍早已獲得一批零戰,還跟F4F進行了對比。結論是,採用正確的戰術,F4F能力壓零戰。

那麼,對付連零戰都打不過的梁夏艦載戰鬥機,自然不在話下了。

按照紐蘭海軍在戰前的認識,F4F就算無法在空中碾壓“哮天”,也能跟這種取代“颱風”的戰鬥機打成平手。

空中戰鬥的第一槍在第43特混艦隊上空打響,對陣的就是雙方的艦載戰鬥機。

由弗萊派出的16架F4F對抗劉向真出動的8架“哮天”。

“野貓”戰“哮天”。

雖然數量足足是“哮天”的兩倍,而且“野貓”的效能也不算差,總體是比“颱風”還要稍微好一點,但是數量上的優勢並沒轉化成戰場上的優勢,在“哮天”面前,“野貓”的效能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速度、爬升率、俯衝穩定性,穩定轉向角速度、瞬間盤旋角速度等等,“野貓”沒一樣比“哮天”好。

就連火力,這些F4F都不如“哮天”。

紐蘭第18特混艦隊的F4F都來自夕落洋艦隊,全都是早期型號,只裝備了4挺航空機槍的F4F3型。

配備6挺航空機槍的F4F4型才投產不久,生產出來的全都在東望洋艦隊。

戰鬥在8點50分打響。

短短的十分鐘之內,其實就兩個來回,就有9架F4F被擊落,而“哮天”無一損失。

嚴格的說,其實有兩架F4F是在規避的時候發生了碰撞,只有7架被“哮天”擊落。

到9點10分左右,第43特混艦隊上空的戰鬥就正式宣告結束。

16架“野貓”全都被擊落,有3架“哮天”負傷,其中一架在返航途中墜毀,另外兩架在回到艦隊之後迫降。

只是,另外一場戰鬥也即將開始。

第21特混艦隊在7點45出動的攻擊機群,飛行一個半小時之後,已經到達了第18特混艦隊的外圍。

雖然分成兩個中隊,總共16架執行護航任務的“哮天”在最後起飛,但是憑藉更快的巡航飛行速度,這些戰鬥機在中途超過了所有的魚雷機與轟炸機,其中一箇中隊還前出數十千米。

這正是標準的“攻擊護航”戰術。

簡單的說,就是護航戰鬥機主動前出,去尋找敵人的防空戰鬥機,趕在轟炸機與魚雷機到達之前幹掉敵人的防空戰鬥機。

如果安排得當,還能對敵人的防空戰艦構成不小的威脅,打亂敵人的防空佇列。

這套戰術,只適合在擁有效能優勢的時候使用。

到底採用哪種護航戰術,得看實際的情況。

通常,會由一名大隊長級別的指揮官,率領一箇中隊的護航戰鬥機在前面,摸清楚敵人的情況後,再做出安排。

現在,率領這個中隊的,正是帝國海軍第一名空戰王牌,在“炎海海戰”當中一戰成名的魏成文。

只是,他的任務不止是對付掩護攻擊機群。

按照安排,他還得找到兩艘艦隊航母,為後面的轟炸機與魚雷機指明方向。

不要忘了,第21特混艦隊出動的轟炸機與魚雷機,都沒有燃油可以浪費。

相對,戰鬥機的情況好得多。

如果能夠讓戰鬥機去找到敵人的航母,轟炸機與魚雷機直接發起攻擊,就能節約不少的燃油。

正是如此,才讓擔任大隊長的魏成文參與了第一波攻擊,而不是留在艦隊裡面執行更重要的防空任務。

其實,在沒有遭到攻擊的情況下,防空巡邏是非常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