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看錯,確實是爆炸,非常猛烈的爆炸。

張國柱只在露天迴廊呆了幾分鐘,不是說風大,而是司令艦橋本來就很低,而且爆炸離得太遠了。

此時是5點35分。

哪怕是桅杆上的瞭望員,能夠看到的,也就是翻滾著升入夜空的火球。

等他回到司令艦橋裡面,電訊軍官送來了剛收到的報告。

發生爆炸的是一艘散裝貨輪,從爆炸威力推測,裝的要麼是炸藥,要麼是軍火,而且肯定超過一萬噸。

關鍵就是,威力太大了。

不止是發生爆炸的貨輪,相鄰十幾艘貨輪全都受到影響,跟在後面的那艘,還被爆炸產生的巨浪掀翻。

根據第42.5分隊報告,懷疑那艘貨輪運載的彈藥。

報告中明確提到是“彈藥”,而不是“炸藥”。

關鍵就是,在大爆炸發生後,在爆點附近發生了很多次小規模的爆炸,像是被拋飛之後引爆的炮彈與炸彈。

簡單的說,遠遠看過去,就像堆放在一起,然後引爆的煙花爆竹。

只是,不管是炸藥還是彈藥,那艘貨輪已經被炸得粉身碎骨。

幾分鐘後,第42.5分隊的“鯉魚”號再一次發來電報,同一支縱隊裡的三艘貨輪已經翻沉,最後一艘也即將翻沉。

“鯉魚”號上的瞭望員清楚看到,在大爆炸發生的同時,那四艘貨輪附近,準確的說是船體水線以下部位相繼發生爆炸,只是規模小得多。雖然瞭望員相信那是魚雷,但是艦長覺得不可能。

第42.5分隊的司令官認為,那是被炸飛了的炮彈或者炸彈。

第三次報告時,才提到五艘紐蘭貨輪或許遭到魚雷攻擊。

哪裡來的魚雷?

在產生這個懷疑的時候,張國柱還看了眼手錶。

已經6點25分了。

因為現在是下半年,而且是在高緯度的西北東望洋,所以日出的時間比夏季晚得多,大概是在六點四十分。

還有十五分鐘就將天亮,也太巧了吧!

關鍵還有,那些魚雷是從哪來的?

在此之前,第42.5分隊已經發來了報告,在事發海域除了有幾艘疑似武裝商船的快速貨輪之外,沒有紐蘭海軍的戰艦。

因為主要的交戰物件是敵人的破交巡洋艦,所以武裝商船都沒有配備魚雷。

難道是第42.5分隊的驅逐艦擅自發動了攻擊?

肯定不是。

沒有驅逐艦報告遭到了攻擊,也就不存在反擊可能,因此那些驅逐艦沒理由用魚雷攻擊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