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情報的疏漏(第2/2頁)
章節報錯
幾天之前就是如此。
在第一份情報當中,提到兩艘“旭海”級是出去跟兩艘航母進行協同訓練,鍛鍊補充的新兵。
大概是為了增加可信度,重點提到了新兵。
因為四艘快速戰列艦的舾裝工作已經進入收尾階段,預計能提前交付,所以梁夏海軍一直在利用已有的快速戰列艦訓練新兵。相對的,兩艘“旭海”級肯定要比升格的四艘快速戰列艦更加合適。
這麼做的最大好處,就是能讓四艘快速戰列艦在交付之後迅速形成戰鬥力。
當然,航母也一樣。
有趣的是,也就只過了幾個小時,海軍情報局送來第二份報告。
兩艘快速戰列艦已經返回了旭海,而且朝長泣航行,很可能是要去跟那邊的第42特混艦隊匯合。
洛福斯當時就大發雷霆,讓黑爾給海軍部長打電話,要海軍情報局立即對這兩份前後矛盾的情報做出解釋。
可惜,沒能“立即”。
到10月7日,海軍情報局才收到了確切訊息,兩艘“旭海”級就在長泣外面,還跟兩艘“北河”級匯合,組成第43特混艦隊。
關鍵還有,以四艘“龍興”級為主的第42特混艦隊也已在10月6日夜間離開長泣。
從時間上推算,在10月7日的時候,這八艘戰列艦都已經進入西東望洋,而且很有可能到達了火山群島西北海域。
雖然沒有可靠情報,但是有理由相信,八艘戰列艦編為兩支特混艦隊。
沒啥好奇怪的,“龍興”級的航速慢,強行編在一起只會拖累四艘快速戰列艦,並無實際的價值。
關鍵,這八艘戰列艦都非常強大。
論戰鬥力,遠在紐蘭海軍東望洋艦隊的十艘戰列艦之上,尤其是那四艘快速戰列艦,絕對是航母之外,海洋上最強大的存在。真要打起來,紐蘭海軍東望洋艦隊未必能夠在艦隊決戰中佔到便宜。
只是,真正需要提防的並不是第42特混艦隊與第43特混艦隊。
如果第41特混艦隊是在10月1日出動,那麼到10月8日,就有可能出現在西北東望洋的任何一處海域。
言外之意,紐蘭情報機構“搞丟”了這三支強大的特混艦隊。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海軍情報局斷定,梁夏海軍已經產生了警覺,所以才提前部署幾支特混艦隊。
只是,這樣的“判斷”又有什麼意義?
沒有產生警覺,梁夏海軍會變著花樣搞這麼多名堂?
再說,紐蘭海軍也在做動員,還把艦隊陸續派出去,梁夏海軍還沒有加強防範,那才真的有問題!
直到昨天下午,一架狹夷海軍的巡邏機才在火山群島東北海域發現第42特混艦隊,辨認出四艘“龍興”級戰列艦。
另外一架巡邏機有可能發現了第43特混艦隊,也就是那四艘快速戰列艦。
可惜的是,巡邏機在試圖靠近的時候被戰鬥機擊落,而且在發出電報當中,只提到疑似主力艦的大型戰艦。
此外,該海域距離第21特混艦隊的巡邏海域不遠。
也就是說,這架巡邏機發現的或許是第21特混艦隊裡的快速戰列艦。
關鍵就是,即便到現在都沒有任何跟第41特混艦隊有關的訊息。
彷彿,那支規模龐大的艦隊就這麼從海洋上消失了。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