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委曲求全(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過,真要說起來,迫使財團讓步的,並不是洛福斯的堅決態度,而是每天都在惡化的戰局。
留給紐蘭聯邦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拖不起的,不止是財團,還有洛福斯。
在三天前進行的最後一次秘密磋商中,洛福斯與財團代表達成了協議。
財團放棄除聯邦儲備銀行之外的所有金融機構,承諾在戰爭期間,無條件的聽從聯邦政府的指揮,採用包括但不限於發行貨幣等方式,為聯邦政府提供支援,並協助聯邦政府實施戰時金融政策。
洛福斯保證不會用戰時特權收繳聯邦儲備銀行的所有權。
這個秘密協議,聯邦政府等於是放棄了鑄幣權。
要說,“鑄幣權”就是最後一個問題。
在此之前,洛福斯一直試圖把聯邦儲備銀行國有化,也就是收繳掌握在私人銀行家手裡的鑄幣權。
財團幾乎放棄了所有的產業,卻始終不願意放棄鑄幣權。
其中厲害關係,雙方心裡都有數。
別看財團枝繁葉茂,直接與間接控制了成千上萬家企業,而且以鋼鐵、船舶與軍火等重工業為主,等於是掌控了紐蘭聯邦的國家命脈,但是往根本上講,財團的根基是由聯邦儲備銀行串聯起來的幾百家銀行。
在這裡面,鑄幣權是核心的核心,可以說有了鑄幣權就有了一切。
當然,也就是鑄幣權把這些銀行團結到了一起,造就了這頭能夠凌駕於聯邦之上的金錢怪獸。
關鍵還有,這頭金錢怪獸並沒有國家屬性,也就不會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
對其來說,國家無非是獲取與保護利益的工具。
住進灰宮,從推行新政開始,洛福斯就在跟財團爭奪鑄幣權。
當然,洛福斯爭奪鑄幣權不止是為了推行新政,而是要從根本上剷除財團,建立一個空前的聯邦政府。
簡單的說,就是提高中央集權的力度。
可見,鑄幣權之爭本身就是聯邦政府與民間財團的死活之爭,因此就算在戰時,財團也不會妥協。
就像前面說的,財團又沒有國家概念。
不要忘了,紐蘭聯邦的這些財團,是從西大陸來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來自布蘭王國的“玫瑰之子”家族。
當初能夠拋棄布蘭王國來到紐蘭聯邦,現在為什麼不能拋棄紐蘭聯邦去別的國家呢?
如果真的撕破臉皮,這些傢伙調轉槍口對付紐蘭聯邦的時候,絕不會手下留情。
在大蕭條期間,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在掠奪布蘭王國等老牌帝國的時候,這些家族可沒有念及舊情。
洛福斯也是在認清了這一點之後,才做出讓步。
這份秘密協議,其實就是洛福斯做了妥協。
戰爭時期,財團保證讓鑄幣權為戰爭服務,洛福斯變相承認了鑄幣權私有化的結果。
當時,洛福斯就向黑爾提到:因為委曲求全埋下的隱患,是一顆定時炸彈,引爆後會把紐蘭聯邦炸得支離破碎。
有了妥協,才有了今天這次會議。
因為主要問題已經談妥,召開會議只是給出一個明確的結論,所以也沒什麼好談的。
要說,也就是重新強調儘快參戰的重要性,明確幾個主要的時間節點,以及各方的主要工作。
即便如此,也是一件麻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