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不凍港來說,紐蘭聯邦再大方,也不可能慷布蘭王國之慨,把原本屬於布蘭王國的波伊國劃給駱沙聯邦。

只要布蘭王國還在,而且是頭號盟友,紐蘭聯邦就不會讓駱沙聯邦稱霸巨大陸。

此外,駱沙聯邦也沒有稱霸巨大陸的資格。

以駱沙聯邦的體量,別說是吞下樑夏帝國,連迢曼帝國都吞不了,最多也就把迢曼帝國打回原型,然後聯合其他戰勝國,對西大陸的戰略格局重新洗牌,確保自己在西大陸的絕對優勢。

在巨大陸這邊,駱沙聯邦依然得面對梁夏帝國。

哪怕是打敗了梁夏帝國,在幾十年之後也將成為梁夏帝國的首個報復目標,並遭受滅頂之災。

哪怕再退一步,徹底打敗了梁夏帝國,駱沙聯邦同樣得不到多少好處。

成為陸權強國之後,駱沙聯邦將不可避免的跟海權強國,也就是布蘭王國為敵,而一脈相承的紐蘭聯邦必然會支援布蘭王國。哪怕布蘭王國倒下了,繼承衣缽的紐蘭聯邦也會出面遏制駱沙聯邦。

那麼,駱沙聯邦憑什麼戰勝紐蘭聯邦?

如果駱沙聯邦有信心在大戰之後超越紐蘭聯邦,還需要跟梁夏帝國虛與委蛇嗎?

可見,不管紐蘭聯邦許以多大的好處,不過都是霧裡花與水中月。

只是,薛遠征同樣提到,駱沙聯邦的領導人未必會考慮那麼長遠,何況現任的最高統帥來自少數民族。

言外之意,主要還是由短期利益,也就是戰局發展決定。

在東望洋打了勝仗,一切都好說。

打了敗仗,才需要提防駱沙聯邦。

問題扯了回來。

海軍有沒有把握打勝仗?

要是說有把握,那肯定是在騙人!

沒有讓白止戰與劉向真發言,劉長勳直接就給出了答案,帝國海軍對接下來的戰鬥沒有多大把握。

這是開戰之後,帝國海軍面對的最嚴峻的挑戰。

狹夷海軍偷襲澄江港?

當時,帝國海軍早就收到了情報,也早有準備。狹夷海軍在偷襲行動當中,竟然沒有轟炸彈藥庫、燃油庫與浮船塢,反到是重點轟炸了十幾艘價值大不如前的戰列艦,不然帝國海軍也無法迅速恢復元氣。

就是因為提前獲得情報,在開戰之後的炎海海戰中,主動權在帝國海軍的手裡。

在初期的突襲之後,特別是在第二天,也就是白止戰率領第三航空特混艦隊殺回來,局勢就全面逆轉。

有主動權,才有後面的大獲全勝。

這次,鬼才知道紐蘭海軍的五艘航母會在哪裡,以什麼方式發動進攻!

別說什麼勢均力敵,只要戰場的主動權在紐蘭海軍手上,帝國海軍就處處被動,也就根本談不上勢均力敵。

關鍵,紐蘭海軍肯定會去找狹夷海軍取經,吸取戰敗的教訓,吸收成功的經驗。

哪怕代替不了實戰,也能大幅度提高紐蘭海軍,尤其是航母與艦載航空兵的戰鬥力。

即便正面對決,也沒人敢保證一定能大獲全勝。

劉長勳直接砸出這些話,其實是為了吸引火力,讓陸軍將領,以及內閣高官不去為難白止戰與劉向真。

把話說得這麼透徹,也不好繼續討論下去,薛遠征只能宣佈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