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奧國出產的牛肉,佔到布蘭王國進口總量的八成!

此外,奧國對帝國海軍控制炎海周邊地區,以及進軍梵炎洋構成威脅。

炎海周邊地區本身就有著巨大的價值,出產的很多資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獨有性,比如在熱帶地區作戰所必須的奎寧,不可或缺的天然橡膠等等,而且在魄羅洲還有幾座產量巨大的油田。

可見,只要帝國海軍打算進軍梵炎洋,就必須考慮攻打奧國。

哪怕不打奧國,帝國海軍也會進軍霍瓦依群島。

在攻打了奧國之後,帝國海軍首先就會考慮進軍霍瓦依群島,奪取紐蘭聯邦在東望洋的頭號據點。

從戰略角度看,打下霍瓦依群島,就等於控制了東望洋,至少是大半個東望洋。

攻打霍瓦依群島與進軍奧國沒有必然關係,兩者的重要性也不相上下。

顯然,紐蘭聯邦肯定不會放棄霍瓦依群島。

按照白止戰的判斷,哪怕在海戰中損失了所有航母,甚至是所有戰艦,紐蘭海軍都會在霍瓦依群島部署足夠的地面部隊,而且死守每一座島嶼,尤其是珍寶港所在霍努島,與梁夏軍隊決一死戰。

不是說一定要守住,而是儘可能的遲滯梁夏海軍的推進速度。

在北東望洋上,就沒有比珍寶港更好的前進基地了!

要控制東望洋,進軍孤大陸,徹底的打敗頭號強敵紐蘭聯邦,一勞永逸的結束跟西方列強的戰爭,那麼不管花多少時間,用多少兵力,做出多大的犧牲,蒙受多大的損失,都得打下霍瓦依群島,攻佔珍寶港。

從這個角度看,帝國海軍在新曆101年進軍梵炎洋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哪怕一切順利,能夠在新曆101年的上半年打下霍瓦依群島就算是奇蹟了。

這也是把石油的儲備規模設定為一年,並極力拉攏駱沙聯邦,且擴大從駱沙聯邦的進口規模,確保在一年半到兩年之內不缺油的關鍵原因。帝國海軍需要一年到兩年,才能在東望洋取得決定性勝利。

正是如此,在紐蘭聯邦參戰,布蘭王國對帝國宣戰之後,梵炎洋方向上的戰鬥,就只能靠陸軍了。

這也是陸軍當前的頭號重任。

在討論中,彭懷勝明確提到,除非是駱沙聯邦反水,不然陸軍肯定得在岡伽羅平原方向投入重兵。

只是受糟糕的交通條件限制,不要指望陸軍能夠在該方向上取得重大勝利。

發起進攻,其實是為了牽制布蘭王國,尤其是布蘭皇家海軍。

言外之意,就是透過在岡伽羅平原方向上發起進攻,迫使布蘭皇家海軍把梵炎洋艦隊派往該方向支援地面部隊作戰,包括出動艦載機轟炸腳趾半島北面的鐵路線,也就無法由咽喉海峽殺入炎海。

不過,這只是佯攻。

在開戰後,頭號任務是出兵掃蕩腳趾半島。

有趣的是,在“主攻”方向上反到不需要投入太多兵力。

雖然腳趾半島的交通同樣是非常糟糕,但是肯定比岡伽羅平原好,而且本來就是帝國的傳統勢力範圍,作戰難度低得多。

要說,最大的問題不在西南,而是在西北!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