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到29節的航速,以及以19節巡航速度能達到8500海里的續航力,使其非常適合執行以奔襲為主要方式的遠洋作戰任務,比如追擊敵人的船隊,或者是在暴露行蹤之後躲避敵人的艦隊。

關鍵,就是19節巡航速度與8500海里續航力。

別看布蘭皇家海軍用有數十艘主力艦,還有數艘戰列巡洋艦,可是沒有一艘的巡航速度能達到19節。

如果以19節航行,即便是戰列巡洋艦也無法達到8500海里的續航力。

言外之意,在廣袤的大洋上,布蘭戰艦哪怕能夠追上“宰相”號,也因為續航力不足而無法持續跟蹤。

其實,8500海里這個數字也非常有講究。

從迢曼本土的港口出發,哪怕走最遠航線,也就是繞過玄大陸進入梵炎洋,到咽喉海峽的航程也就這麼遠。

如果需要,“宰相”號能突圍去梁夏帝國。

現在,“宰相”號無法提前出動,焦灼的戰況又需要提前對布蘭王國實施戰略封鎖。剩下的,也就只有無限制潛艇戰了。

可問題是,迢曼海軍的潛艇部隊同樣沒做好全面戰爭的準備。

按照“塞巴和約”規定,迢曼海軍不得發展用於作戰的潛艇。

雖然迢曼海軍一直在研製與設計潛艇,但是直到新曆96年,才訂購了第一艘潛艇,並組建潛艇部隊。

不要看迢曼帝國的遠洋潛艇效能先進,但是在大戰爆發之前,迢曼海軍主要打造的是戰列艦,而不是潛艇!

那些先進的遠洋潛艇就沒有幾艘,數量眾多的,是排水量不到1000噸的中型潛艇。

雖然在之前的幾個月裡,迢曼海軍的無限制潛艇戰打了布蘭王國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紐蘭聯邦援助的幾十艘驅逐艦還沒有到位,布蘭皇家海軍的兵力太過分散,本身也沒有多少用來護航的驅逐艦,所以面對寥寥幾艘的迢曼潛艇,遭受了慘重損失,但是這種一面倒的局面難以長久的維持下去。

到8月底,迢曼海軍潛艇部隊的損失已經超過預期。

如果無限制潛艇戰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對布蘭王國的海上絞殺行動沒取得成功,那麼布蘭王國會不會在緩過氣來後,對梁夏帝國宣戰,並且派艦隊去梵炎洋,切斷梁夏帝國的海運航線?

要說,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現在主宰布蘭王國的是丘爾,而他是一個貨真價實的老頑固,鷹派的代表人物。

現在還沒有向梁夏帝國宣戰,只是需要幾個月穩住陣腳。

此外,就是要等到紐蘭聯邦參戰。

至於駱沙聯邦在枷鎖陸橋那邊的戰鬥,一句話就能夠說清楚。

扶不起的阿斗。

也可以說成是,駱沙聯邦壓根就沒有盡力,哪怕按密約發動進攻,也只是在做樣子,從而獲得相關的援助。

關鍵還有,駱沙聯邦一直在“揩油”。

以進攻不順為理由,剋扣了很多原本該送往迢曼帝國的軍事物資,特別是彈藥、燃油與軍工原料。結果是,梁夏帝國不得不增加輸出,確保能兌現承諾,讓迢曼帝國獲得足夠多的援助。

為了物資在運輸途中“失竊”的事情,兩個帝國跟駱沙聯邦已經矛盾重重,就差沒有撕破臉皮了。

當然,這也從一個側面表明,駱沙聯邦根本就沒有想過要好好幹。

.。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