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翔還真是一路睡了過去,在中途幾次遇到紊流,他都沒有醒過來。

當然,沒什麼好奇怪的。

他可是帝國最有名的飛行員,半輩子都在飛機上渡過的,用他自己的話說,吃喝拉撒一整套,都能在空中完成。

白止戰覺得要真是如此,他不應該去當飛行員,去馬戲團演雜技更有前途。

來到濟島,準確說是降落的時候,李雲翔醒了過來。

主要就是,飛機落地後,在滑行的時候顛簸得非常厲害。

“別害怕,已經落地了,就算衝出了跑道,也沒啥大礙。”

李雲翔這麼說,白止戰根本就沒有搭理他。

他確實緊緊抓著座椅的扶手,臉色不是很好看,不是說害怕,而是熬了大半個晚上,有點暈機了。

其實是太累了。

與李雲翔一樣,白止戰也在途中睡了一陣,只是顛簸得最厲害的那次,他在醒來之後就睡不著了。

很快,飛機緩緩的停了下來。

外面燈火通明,而且是人聲鼎沸,還有各種車輛與裝置發出的轟鳴聲。

這哪裡像隨時有可能遭到轟炸的前沿機場,更像後方的建設工地。

要說,也就是一座建設工地。

運輸機停在一排巨大的機庫旁邊,準確說是一排正在修建的永備機庫,所以才會這麼的吵鬧。

在跑道的對面,分成幾隊的上百名工人正在忙著鋪設一種特殊的工件。

趁著李雲翔去聯絡車輛,白止戰走過去看了個究竟。

也不是什麼特別的東西,一些蜂窩狀的薄鐵板,厚約一公分,長一米、寬半米。

做成蜂窩狀的最大好處,是能在保證結構強度的情況下,大幅度降低重量,從而更便於運輸。

至於生產成本,反到是次要問題,畢竟只是一些薄鐵板。

工人的工作就是把這些鐵板從車上搬下來,然後鋪到用壓路機平整過的地面上,最後用卡榫聯絡固定。

蜂窩狀的另外一個好處,在鋪設的時候體現了出來。

如果地面不夠平整,能透過鐵板上的孔洞,往下面填塞水泥。

關鍵,作業效率非常高。

也就十來分鐘,一組二十名工人,鋪設了差不多一百塊。

按照這個速度,五組這樣的工人,只需要三天時間,就能在一塊平坦的地方弄出一座野戰機場來。

此外,用薄鐵板鋪成的跑道肯定足夠牢固,能承受轟炸機降落時的衝擊力。

李雲翔弄來一輛車,很普通的軍用越野車。

“這東西是誰想出來的?”

“不知道,戰術航空兵在冰風暴半島那邊就用上了。我過去看了,覺得很好用,才決定也這麼幹。要不是運輸船耽擱了幾天,停機坪,還有橫向交叉的備用跑道在幾天前就應該鋪好了。不過進度看來還不錯,前後就這幾天吧。等到安排幾架轟炸機進行降落測試,機場就能正式投入使用了。”

這個時候,白止戰才注意到,李雲翔穿的陸軍航空兵的軍服。

顯然,李雲翔早就是陸航的人了,這裡也是陸航的基地。

要說,這陸航軍服也很奇怪,顏色與款式跟海航的軍服比較相似,或許是一個服裝設計師的作品。

其實是為了跟陸軍其他作戰部隊區分開來。

李雲翔這些“造反派”軍官,依然在為組建空軍而努力。

“需要海軍注意的地方,記得提醒我。最好列一張清單,我在回去後找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