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還沒有一千萬的紅楓國?

遠在地球另外一邊,人口同樣稀少的奧國?

雖然梵羅的面積不太大,不到四百萬平方千米,但是梵羅河平原與岡伽羅平原,住著足足兩億人!

此外,當地氣候非常的暖和,物產也極為豐富。

在梁夏帝國崛起前的一百多年裡,布蘭王國的繁榮興盛,乃至能稱霸全球,依靠的就是梵羅這塊沃土之上。

用一位還有那麼點良心的布蘭貴族的話說:在布蘭王冠上的珠寶,每顆都是由梵羅人民的生命與鮮血凝聚而成。

失去梵羅市場,那麼丟掉全球霸主的桂冠,也就只是時間的問題。

帝國這套“經貿優先”戰略,跟紐蘭聯邦的“門戶開放”有異曲同工之妙。

嚴格的說,就是在帝國取得成功之後,紐蘭聯邦才提出“門戶開放”戰略。

有趣的是,也由此導致兩個超級霸權走上了對立面。

上次大戰爆發之前的很長一段時期內,梁夏帝國與紐蘭聯邦有共同的利益訴求,兩國都有獨霸全球的資本,只是因為崛起與誕生的晚了點,錯過了大好時機,只能從老牌帝國嘴裡奪食。

要說,迢曼帝國也一樣。

此外,這三個新興強國的發家史都非常的相似。

梁夏帝國是在擊敗駱沙帝國之後成為列強,並且依靠在戰爭中獲得的利益,迅速的發展壯大,最終實現工業化。

紐蘭聯邦透過擊敗南面的鄰國拓展了疆土,獲得東望洋的出海口,此後戰勝日落西山的斯班帝國,稱霸孤大陸。

迢曼帝國以洛克帝國為為墊腳石,藉助圍剿洛克帝國的機會由王國升格為帝國,一舉成為西大陸唯一陸權強國。

只是,梁夏帝國的“經濟優先”政策,紐蘭聯邦的“門戶開放”戰略,還有迢曼帝國推行的“陽光土地”方略,不可避免的會在某些地方發生衝突,而且是涉及到國家核心利益的經濟問題。

比如,梁夏帝國肯定會向說斯班語的南孤大陸擴張,那是紐蘭聯邦的後院!

同樣,紐蘭聯邦一直在西東望洋地區進行活動,試圖獲取一塊用來進軍巨大陸,以及干預東方事務的跳板。

類似矛盾,導致紐蘭聯邦投入老牌帝國的懷抱,梁夏帝國則跟迢曼帝國走到了一起。

當然,這些都是過往的歷史。

現在的情況是,大戰才剛剛爆發,準確說是東方戰場上的戰鬥才打響,連全面爆發都說不上,就討論戰後利益分配。

是不是太早了一點?

不管怎樣,等大戰全面爆發,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後,再討論戰後利益分配問題,那也來得及。

顯然,首輔的回電,也就是這個意思。

現在還沒有到為戰後世界制訂遊戲規則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