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各懷鬼胎(第1/2頁)
章節報錯
與戰略進攻計劃對應的,除了由梁夏帝國充當冤大頭的戰略援助,還有八字沒有一撇的戰後利益分配。
戰略援助都還好說,完全在預料之中。
駱沙聯邦沒什麼好說的,除了有資源,其他都沒辦法跟梁夏帝國與迢曼帝國比,連工業化都不夠徹底。
要說,也正是梁夏帝國答應提供戰略援助,才最終說服駱沙聯邦。
在三方盟約落地後,梁夏帝國就要開始為駱沙聯邦輸血。
戰略援助,分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也就是在新曆100年以內,梁夏帝國主要為駱沙聯邦提供武器裝備、彈藥物資等實物。除了無常援助的之外,其他都透過易貨貿易結算,駱沙聯邦主要用石油、礦石與農產品來抵扣。
第二階段,從新曆101年起,梁夏帝國將派遣專家,提供機床等工業裝置,幫助駱沙聯邦完善已有的工業體系,也就是幫駱沙聯邦實現全面工業化,最終使得主要的工業產品能夠自給自足。
要說的話,在第二階段,駱沙聯邦最想獲得的,其實是先進技術。
雖然跟梁夏帝國比,駱沙聯邦的工業實力不算強大,但是相對於其他很多國家,駱沙聯邦的工業化已經非常不錯了。更何況,駱沙聯邦是集權國家,戰爭時期的動員能力那可是非常的彪悍。
換而言之,駱沙聯邦的平戰轉換能力極為強大,能最大限度發揮出國家的戰爭潛力。
此外,駱沙聯邦具有成為強國的資本。
超過八百萬平方千米的國土,一億五千萬人口,豐富的石油礦藏資源,自給自足的糧食產量。
這些全都是成為超級強權的必備條件。
如果以至關重要的人口、資源為標準,駱沙聯邦的戰略潛力還超過了迢曼帝國,為僅次於梁夏帝國的陸權強國。
駱沙聯邦欠缺的是全面徹底的工業化,也就是實現工業化的技術。
這也正是梁夏帝國把第二階段援助推遲到新曆101年的關鍵原因。
不管戰局怎麼發展,到了新曆101年,都能對大戰結果做出清楚判斷,從而決定要不要援助駱沙聯邦。
用王開元的話來說,接下來的這一年,其實是駱沙聯邦的考驗期。
換而言之,如果駱沙聯邦沒有經受住考驗,不要說獲得援助,能夠抱殘守缺就算是萬幸的了。
要怪的話,那也是駱沙聯邦這幾年跟紐蘭聯邦走得太近,不得不加以提防。
給予迢曼帝國的援助就恰好相反,以軍事技術為主,準確說,其實是以互惠共贏的合作為主。
最明顯的,航空發動機。
迢曼帝國擁有全球最好的水冷發動機,梁夏帝國厲害的是氣冷發動機,互補性簡直可以用“完美”來形容。
類似的有很多,可以說枚不勝舉。
看似巧合,其實卻不然。
在幾乎所有的前沿科研領域,位元是跟軍事有關的尖端技術,梁夏帝國與迢曼帝國都是錯位發展,有極強的互補性。
要說,這就是兩大帝國早就有密謀的證據。
錯位發展,相互補缺與借鑑,最大的好處就是避免了重複開發導致的浪費。
因為雙方不會承認,所以只能當巧合看待。
迢曼帝國缺的是也資源,而且是樣樣都缺。
相對而言,梁夏帝國只是缺石油,其他的資源要麼能夠自給自足,要麼是從其他國家與地區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