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加強防空(第2/2頁)
章節報錯
就在開始,帝國皇帝已經下達了戰爭動員命令,而首先發動的就是以軍火廠為主的軍事工業。
飛機生產廠也在動員的範圍之內!
按照動員命令,帝國的所有飛機制造廠都得接受戰時內閣的直接領導,完成安排的生產任務。以一慣傳統,動員的工廠直接啟動配給機制。不管是廠長、還是工人都只有在完成生產指標後,才能獲得配給的生活物資。如果超額完成了任務,還能獲得對應的,而且價值非凡的獎勵。
在戰爭機器發動起來後,還需要擔心飛機不夠用嗎?
再說,帝國海軍現有的三種主力戰機其實都已過時,替代的新式戰機也早就在招標與設計了。
和平時期,需要幾年才能走完的招標流程,現在幾個月就能給出圓滿結果。
等到新式戰機服役,現在這些艦載機,留著也只能送給二線部隊使用。
其實,帝國海軍的傳統就是舍船保人。
從始武大帝的時代開始,到陳炳勳的時代,不管條件多麼的艱苦,帝國海軍始終把人放在第一位。
這種傳統,曾經飽受西方列強的嘲諷。
在西方列強的眼裡,這是在助漲貪生怕死之風,最終只會讓海軍官兵臨陣退縮,而不是奮勇殺敵。
可是在過去的數十年裡,帝國海軍就沒有一次臨陣退縮。上到艦隊的統帥,下到輪機艙裡面的鍋爐兵,無不是奮勇殺敵。也正是因為沒有後顧之憂,知道在任何時候,只要自己還活著,就有獲救的希望,所以每每遇到強敵的時候,帝國海軍的將士都能萬眾一心,也才能勇往直前!
發展至今,西方列強早已接受帝國海軍的傳統。
紐蘭海軍最具有代表性。
率領紐蘭海軍走上快速發展道路,綽號“海上牛仔”的老泰迪總統就說過,紐蘭海軍是帝國海軍的頭號追隨者。
當然,就算到現在,紐蘭海軍也在向帝國海軍學習。
別的不說,在對待航母的態度上,紐蘭海軍就緊隨帝國海軍之後,簡直是亦步亦趨。
沒花多少功夫,李恆嘉把任務安排了下去。在看到劉向真搖頭後,他沒再耽擱,讓飛行員都去做準備。
外面,在放飛了最後一架戰鬥機之後,地勤人員總算可以休息一陣了。
準備發起攻擊?
還早得很。
劉向真也沒多耽擱,他開始去餐廳喝了杯咖啡,恰好從航空指揮中心外面路過,也就順便進來看了看。
等他回到司令艦橋,已經是八點五十分了。
莊畢勝正要派人去找他。
原因無二,“北河”號在五分鐘前啟動了雷達,並沒有發現不明飛機。
只是,這說明不了什麼。
過去了一個多小時,那架機動艦隊派來的偵察機早就飛走了。
哪怕不害怕被發現,也要考慮返航的燃油。
此外,也用不著一直跟著特混群。
不要忘了,特混群一直向東航行,並沒有轉向。
當然,啟動雷達也不是為了找到敵人的偵察機。
現在,得耐心等待。
從此開始,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之內,機動艦隊發出的,由數十架轟炸機與魚雷機組成的攻擊機群隨時有可能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