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四百千米不是飛不到。

“飛魚”可以不帶後座的機槍手,並拆掉自為機槍。“黃蜂”可以用250千克炸彈,也拆掉自為機槍。

要說,時間才讓人頭痛。

即便立即出動,攻擊機群也要在傍晚才能到達,返回艦隊的時候肯定是夜間了,然後就得在夜間著艦。

雖然第一艦載機聯隊的飛行員全都是老鳥,但是夜間著艦的風險依然非常巨大。

當時,白止戰與周湧濤都沒有想過要放棄攻擊。

只是現在,情況卻不一樣了。

也是當時沒有考慮周到。

在海圖上,明確標註出了之前沒有考慮到的一些小問題。

比如,常駐艦隊所在的海域,明顯偏東面,被發現時的位置也更靠南,或者說發現常駐艦隊的時間太晚了。按照之前的推測,巡邏機在中午就應該發現常駐艦隊,然後在下午組織發起兩次攻擊。

三天之前,在做這個推測的時候,白止戰與周湧濤認真的計算過,把各種情況都考慮進去了。

要說的話,常駐艦隊在北上的時候肯定耽擱了幾個小時,或者是以較慢的速度航行了十多個小時。

由此就能斷定,常駐艦隊昨天就有可能進行了一次燃油補給。

可問題是,如果常駐艦隊是在昨天較晚的時候,比如晚上進行的燃油補給,航線為什麼偏向東面?

流黃島在北馬群島西北,而不是東北。

如果常駐艦隊是趕往流黃島,就算沒有冒險到北馬群島的西邊去,也應該選擇更靠近北馬群島的航線。

唯一合理的解釋是:常駐艦隊準備在今天晚上再次進行燃油補給。

至於為什麼時隔一天進行第二次補給,白止戰沒有提到,不過肯定有原因,畢竟就算是全程高速航行,也不需要如此頻繁的補充燃油。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常駐艦隊需要去相對較安全的海域。

在第二次燃油補給之後,那四艘油船就會返回,常駐艦隊在回到本土前肯定不會進行第三次燃油補給。

完成補給之後,常駐艦隊就會直接殺向流黃島。

在海圖上,描繪出了西中動三條航線,在航線末端分別標標有常駐艦隊到達流黃島登陸場的大致時間。

西線最短,不過得冒險到北馬群島西邊去,並且在白天向流黃島突擊,遭到轟炸的機率極大。好處是,能夠在明天傍晚殺到,然後有一整夜的時間來對付登陸場裡的艦船,以及灘頭陣地上的陸戰隊。

中線要稍微遠一點,先靠近北馬群島向北航行,到達最北面的毛格島附近轉向,然後直接殺向流黃島。好處是,在19日下午四點之前都在北馬群島的東邊,被發現與遭到打擊的機率要小一些。只不過,因為航程遠了差不多兩百千米,所以在半夜才會到達,也就只有半個晚上的時間。

東線最遠,是一直向北航行,到達北緯25度,流黃島東邊時再轉向,因此在航渡中遭到轟炸的機率幾乎為零。只可惜,最快要20日的清晨才能殺到,未必有足夠多的時間對付登陸艦隊。

蘭雲會怎麼選,沒人說得準。

只是,現在不是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畢竟常駐艦隊最快要明天傍晚才能殺到。

雖然白止戰沒有說,但是周湧濤已經想到,白止戰已經放棄了今天的打擊行動。

道理也很簡單:如果蘭雲拿到了“橫江”號“失蹤”的情報,而且按計劃在夜間進行第二次燃油補給,他就很有可能讓常駐艦隊向東航行,那麼攻擊機群不但會撲空,還會讓第一特混艦隊暴露。

如果不能一舉殲滅,至少是重創常駐艦隊,就沒有必要出手。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