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沒辦法明確。

現在這種登陸作戰,之前就沒有打過,也就沒有任何的經驗可談,一切得重新摸索。

如果說登陸濟島是熱身,那麼攻打流黃島就是練兵,讓陸戰隊熟悉與瞭解在海軍航空兵支援下的登陸作戰。至於大戰爆發前搞的那些演習,就算摸索與總結出了一些戰術,也替代不了實戰。

在演習中,陸戰隊的官兵根本就沒有冒著槍林彈雨進行搶灘登陸。

此外,在歷年的艦隊演習中,登陸演習都只是走走過場,從來沒有被當成正戲。即便要求得使用實彈,也是在炮擊之後,才讓陸戰隊上岸,然後裝模作樣的掃蕩一番,就宣佈佔領灘頭陣地。

討論一番之後,白止戰與周湧濤認定,常駐艦隊會直接去流黃島,而且不會在中途耽擱多少時間。

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六局為什麼能如此迅速的獲得慄忠陣亡的訊息?

白止戰認識這個狹夷陸軍的將領,勉強算得上了解。大概十年前,慄忠在跟廉旭升就裝甲作戰進行辯論的時候,白止戰在場。就白止戰的認識,慄忠算得上是狹夷陸軍當中少有的全能將領之一。

至少論“紙上談兵”的能力,慄忠不在廉旭升之下。

那個年代,坦克都沒有幾輛,跟海軍在大戰末期的“九天雷霆”兵棋推演一樣,也只能紙上談兵。

如果慄忠戰死的情報是狹夷海軍故意洩漏的呢?

顯然,這擺明就是一個圈套,要套住的就是特混群,準確說是誘使特混群儘快發起登陸作戰行動!

現在不就是如此嗎?

在判斷流黃島上的守軍群龍無首之後,劉向真極有可能認為這是一個機會,並由此決定提前發起登陸作戰行動。

要是慄忠沒有死呢?

當然,這並不重要,關鍵不是島上的作戰行動。

流黃島上的守軍再無能,那也是武裝到牙齒的軍人,而且在過去幾個月裡,慄忠肯定加強了防禦部署,加固了防禦工事,儲備了大量彈藥物資,甚至為了應對轟炸與炮擊,修建了防空洞與地下坑道。

總而言之,陸戰隊上岸之後,很有可能會陷入苦戰。

那麼,就未必能夠及時控制灘頭陣地,甚至無法按照計劃卸下裝備與物資,得讓登陸艦隊留在登陸場。

即便一切順利,登陸艦卸下裝備物資,本來就需要數日。

要是蘭雲在這個時候率常駐艦隊殺到,對登陸場裡的登陸艦,以及聚集在海灘上面的陸戰隊官兵來說,那絕對是一場巨大的災難。搞不好的話,登陸流黃島的作戰行動將因此宣告失敗!

換個角度,既然不知道流黃島上的戰鬥會持續多久,為什麼不自己挑選決戰的時間?

劉向真能夠想到這些嗎?

“其實嘛,我們也大可不用擔心。”

在白止戰把問題提出來之後,反到把周湧濤嚇住了,或者說是難住了。

“司令官,現在這局面……”

“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流黃島上的守軍有多能打,戰鬥要持續多久。我們不知道,難道蘭雲就知道?”

“你是說……”周湧濤猛然明白過來。

“他也不知道,還不得抓緊時間趕路?”

“不但得抓緊時間趕路,還得抄近道。”

“這不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