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在慄忠最後一次提出加強流黃島防禦部署建議的時候,大本營那些早已對他不耐煩的傢伙,非常乾脆的把他派了過來,認命他為守備部隊司令官,親自負責流黃島,準確說是火山群島的防禦工作。

當然,值得防守的也只有流黃島。

從地理位置看,流黃島更像是火山群島當中的一座離島,距離群島北面的幾十座島嶼有數百千米。

此外,在流黃島附近就沒有大的島嶼。

也正是這個獨特的地理位置,賦予了這座由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的,而且火山口至今都很活躍,還因為間歇性的向外噴發褐黃色的岩漿,特別像是流淌的蛋黃而得名的島嶼,有著無與倫比的戰略價值。

在這附近,就沒有可以取代流黃島的島嶼。

說得直接一點,流黃島就是北馬群島與狹夷本土中間的跳板。

從軍事的角度來看,不管是攻打狹夷本土,還是說戰略封鎖,都需要將這座島嶼當成立足點。

在地理位置上,南面的那些島嶼離管島太近了,北面的島嶼則離狹夷本土過近,都不是理想選擇。

可見,哪怕丟掉北面的那些島嶼,也要守住流黃島。

反之,帝國海軍也別無選擇,必須強攻流黃島。

在大戰爆發的那天,慄忠就寫好遺書,還派人送了回去。

戰局在此後的走向,幾乎完美的印證了慄忠當初的擔憂,梁夏海軍不但一舉奪得戰略主動權,還以雷霆之勢打垮了常駐艦隊,掃蕩了南北撒豆群島。更讓慄忠沒料到的是,梁夏陸軍竟然在冰風暴半島發起閃電戰,在二十天之內掃蕩了整個半島,而且前線指揮官是他認識的廉旭升。

早在十多年前,慄忠就向狹夷陸軍大本營提出發展裝甲部隊。

可惜,跟他提出的其他建議一樣,根本就沒有得到大本營的重視,還被諷刺成怕死的膽小鬼。

這也不能怪大本營,因為狹夷皇國根本沒有發展裝甲部隊的資本。

鋼鐵產量不夠。

在海軍耗費大部分鋼鐵產能之後,狹夷陸軍能夠保證正常的彈藥供應,採購一些重炮就很不錯了。

造坦克與戰車?

不要開玩笑了,即便建造航母與戰列艦的鋼鐵,都是用從國外收回來的廢品提煉的。

狹夷皇國是資源匱乏的島國,缺的不止是鋼鐵,是幾乎所有資源,因此狹夷陸軍無法像梁夏陸軍那樣大手大腳。狹夷陸軍一直提倡與弘揚拼刺刀的勇敢精神,往根本上講,也是在節約彈藥。

槍彈管夠,除非是萬不得已,誰願意跟敵人拼刺刀?

要說有什麼好訊息,就是梁夏海軍遭受了巨大損失,而且得集中力量支援陸軍,暫時沒辦法進軍西東望洋。

不過,慄忠覺得這樣的局面持續不了多久。

昨天,守衛釜州的牛滿上將就已經帶著幾十萬官兵,向梁夏陸軍繳械投降。

這意味著,要不了多久,梁夏海軍就能夠騰出手來,在西東望洋發動進攻,必然首先攻打流黃島。

那麼,現在加強防禦部署還來得及嗎?

或者,三個月的努力能夠發揮價值嗎?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