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無二:與狹夷海軍鏖戰的可能性已經不存在了,不需要南下攻打圖克要塞。

這才是整份報告的核心。

在此之前,連洛福斯都覺得,梁夏海軍在旗開得勝之後,南下攻打圖克要塞的機率更大一些。關鍵是,在遠離狹夷本土的西南東望洋作戰,能夠更加徹底與全面的發揮出艦載航空兵的價值。

此外,還有戰略層面的考量。

圖克要塞在西南東望洋,屬於密克羅,離紐蘭聯邦管轄的南珠國,以及從布蘭王國治下獨立出去奧國均有上千千米,因此從地理位置上看,該要塞對紐蘭聯邦與布蘭王國都沒什麼戰略價值。反過來,該要塞恰好就在從狹夷皇國到奧國的戰略航線上,而狹夷皇國總共只有兩條戰略航線。

在歷史上,密克羅曾經是梁夏帝國的海外領地,而且圖克要塞最初也是由梁夏帝國開發經營。

梁夏海軍發兵圖克要塞,既能達到打擊狹夷皇國的目的,也能避免過分刺激紐蘭聯邦與布蘭王國。

在軍事層面上,還與陸軍在冰風暴半島的行動遙相呼應。

當時,海軍部長用了一句東方的諺語:溫水煮青蛙。

攻打火山群島就沒這樣的效果了。

在地理位置上,火山群島在狹夷本土南面,距離還不到一千千米,在岸基航空兵的作戰範圍之內。

關鍵還有,火山群島在北馬群島北面。

雖然在上次大戰前,北馬群島為梁夏帝國所有,但是在上次大戰之後,北馬群島就被狹夷皇國與紐蘭聯邦篡奪。其中群島北面的所有島嶼都歸狹夷皇國所有,準確說是由狹夷皇國代理管轄。群島南面的管島則由紐蘭聯邦管轄,隨後還被紐蘭聯邦建設成為從本土到南珠國的中間站。

什麼意思?

管島在紐蘭聯邦西海岸到南珠國的航線上!

不要忘了,南珠國是紐蘭聯邦在上次大戰當中,攥取的核心利益,更加是紐蘭聯邦在東望洋西岸的橋頭堡。

梁夏海軍出兵火山群島,紐蘭聯邦能坐視?

從軍事的角度來看,只要梁夏海軍在火山群島獲得立足之地,比如流黃島,就能夠迅速掃蕩南面的北馬群島與管島。在佔領管島之後,攻打南珠國將沒有半點挑戰性,甚至能夠掃蕩半個東望洋。

可見,紐蘭聯邦再怎麼退讓,也絕對不能丟掉管島。

正是如此,海軍部在報告中明確提到,如果梁夏海軍選擇了東進,就得考慮出兵參戰的可能,至少得向管島與西東望洋增兵,比如往南珠國派幾艘大型戰艦,增強部署在管島的岸基航空兵。

當然,這只是海軍部的觀點。

洛福斯很清楚,除非梁夏海軍直接發兵攻打管島或者南珠國,不然別說是火山群島,哪怕佔領狹夷皇國代管的北馬群島,國會那些認為應該關起門來發展的議員,也絕對不會答應出兵參戰。

不要忘了,北馬群島原本就屬於梁夏帝國,就連管島都屬於梁夏帝國。

何況,這次是狹夷皇國透過偷襲挑起戰爭。

此外,還要考慮這些年,特別是經濟危機爆發之後,梁夏帝國與紐蘭聯邦在經濟與貿易上的關係。

全都考慮進去,只要梁夏帝國的統帥不犯糊塗,沒傻到直接動紐蘭聯邦的蛋糕,洛福斯就只能乾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