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信使與絕筆信(第2/2頁)
章節報錯
要在以往,他能用半個小時,像品嚐美味佳餚一般,慢條斯理的吃完這份沒什麼味道的水煮麵條。
或許,他是餓壞了。上一餐,還是凌晨的時候,在擺脫了那幾艘重巡洋艦之後,吃了點東西。
不要忘了,高野已經五十多歲了。
“你問我,我們敗了嗎?”高野指了下田實手上的信封。“答案就在裡面,對不對,你自己評判。”
田實有點遲疑,只不過還是取出了疊好的信箋。
“真要說,早在幾十年之前,在‘黑船事件’之後,我們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註定會在某一天遭受慘敗。只不過,我們當中沒有任何一個人能預料到,這一天會是現在,會在我們的時代到來。哪怕能想到,或者已經猜到了,也沒人敢說出來,因為就算說出來,也沒有人會相信。”
“司令官……”
展開信箋,田實先翻到最後一頁,在看到落款之後,他被嚇住了。
這是高野的絕筆信。
高野指了下田實手上的信箋,讓他認真看。
田實心裡非常不是滋味,因為他已經猜到了高野的意圖。
所謂的“黑船事件”,在梁夏帝國又被稱為“金銀戰爭”,起因是狹夷皇國幕府政權禁止黃金出口,向梁夏帝國的貿易商徵收高額關稅,並且沒收了大量貨物,梁夏帝國隨後就興師問罪。
關鍵就是,黃金在狹夷皇國根本就不值錢,與白銀的比價僅為三,在梁夏帝國為十。梁夏帝國的貿易商利用這一點,從狹夷皇國賺走大量黃金,導致狹夷皇國的物價失衡,對幕府的統治構成了威脅。
其實,也說不上是戰爭。
當時,由“戰神”陳炳勳率領的艦隊直接開進了東都灣,用巨炮逼迫狹夷皇國幕府政權簽下開埠通商條約,答應開放港口與出口黃金,給予梁夏帝國貿易商稅收優惠,用關稅收入抵償戰爭賠款。
此後不久,幕府就被推翻了。
再接下來,狹夷皇國開始了“第二次西渡運動”,也稱為“遣梁運動”,以學習與效仿為目的,向梁夏帝國派遣學生,全方位的學習與模仿梁夏帝國,希望能像梁夏帝國一樣透過工業化變得強大。
在此期間,狹夷皇國還積極參加了梁夏帝國的對外擴張行動。
很多時候,甚至扮演了急先鋒的角色。
比如在北馬群島等西東望洋與西南東望洋的荒島上,墾荒的主要是狹夷人,梁夏人反到很少。
條件太過艱苦,而且在富裕起來之後,沒有多少梁夏人願意離開故土。
只是,狹夷皇國的根本目的,不是與梁夏帝國為友,而是要報仇雪恨!
協助支援梁夏帝國對外擴張,是為了實現自身利益,以及在發展壯大之前跟梁夏帝國保持良好的關係。
僕從國的身份,一直維持到上次大戰。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狹夷皇國在上次大戰中背叛了梁夏帝國,成為梁夏帝國的死敵,由此走上了跟梁夏帝國對抗的道路,但是真要說,只要狹夷皇國的君臣想著報仇雪恨,想著要稱霸西東望洋,乃至進軍巨大陸,取代梁夏帝國成為東方世界的霸主,就絕對會跟梁夏帝國反目成仇。
在絕大部分狹夷人眼裡,梁夏帝國本來就是不共戴天的仇敵。
那麼,狹夷皇國能報仇雪恨,能稱霸西東望洋,能進軍巨大陸嗎?
全都寫在信裡,高野沒專門解釋。
看完,田實的心情就更加沉重了。
可是,能夠說什麼?
從司令官住艙出來,田實有一種像喝醉了,頭重腳輕的感覺,不知道是太疲憊,還是支撐著他的那股精氣神沒有了。
狹夷海軍,還能再戰嗎?
狹夷皇國,還有勝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