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第一主力戰隊是從南面來的,要想迅速趕到守望者海峽,就要走最近,靠近足島的航線,所以在那個時候,進駐足島的艦載機更加有價值,至少在發動攻擊之後,不用擔心無法飛回去。

最關鍵的一點,周湧濤沒說,不過白止戰心裡有數。

為什麼要欺騙對手?

擔心暴露之後遭到打擊?

顯然不是。

第三航空特混艦隊所在海域,離狹夷本土上千千米,離得最近的陸地,就是西北方向的南北撒豆群島。

在幹掉第三航空戰隊後,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那是為什麼呢?

在根本上,是要留在東望洋。

如果透過這場戰鬥就能決出勝負,哪怕沒能夠全殲,只要趕走了常駐艦隊,都沒什麼好說的。

要是沒分出勝負呢?

不要忘了,第三航空特混艦隊就兩艘航母,艦載機只夠發起一次攻擊,然後要等上數個小時!

哪怕一切理想,也就能在下午再次出動艦載機。

更加要命的是,沒有多少魚雷攻擊機。

在大戰爆發前,帝國海軍做了很多次實彈測試。對付戰列艦這樣的主力艦,魚雷機比轟炸機更加有用。

主要就是魚雷對戰艦的損害遠在炸彈之上。

雖然在對付無防護,以及輕防護的戰艦時,航空穿甲彈非常了得,而且俯衝轟炸機的投彈命中率更高,但是對付重防護目標,航空穿甲彈往往力不從心,有時就算擊中了,也無法造成嚴重損傷。

原因也很簡單,條約型戰列艦都非常重視水平防護,前條約型戰列艦也都在中期延壽改進時增加了水平裝甲的厚度,至於近幾年開工建造的後條約型戰列艦,水平防護更加是水漲船高。

很多新式戰列艦都要求能擋住重量超過一噸的,十六英寸穿甲彈,對付小得多的航空炸彈自然不話下。

或許,這正是劉向真不願追擊機動艦隊的關鍵所在。

可見,哪怕第三航空特混艦隊使出吃奶的力氣,也未必能夠在天黑前給予兩支主力戰隊重創。

誰能保證高野不會賭上一切?

如果高野帶著殘餘戰艦殺入旭海,本土艦隊肯定會迎戰,而且會在守望者海峽附近與之決戰。

這種用巨炮對轟的戰鬥,那是非常的殘酷。

打到最後,能出來收拾殘局,準確說是摘取勝利的果實,控制守望者海峽,就只有第三航空特混艦隊。

此外,還要阻止狹夷海軍的運輸船隊。

如果需要,還得殲滅殘餘的敵艦。

在這種情況下,第三航空特混艦隊留在廣闊的東望洋裡,肯定要比返回狹窄的旭海更加有利。

正是如此,白止戰才採納了周湧濤提出的攻擊戰術,哪怕其他人全都反對。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