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腹中心掛點上,除了能掛副油箱,還能掛上一枚250千克級炸彈,只是沒辦法俯衝投彈。

不是“颱風”的俯衝效能不夠好,而是沒有配備俯衝投彈所需的伸縮掛架。

使用普通掛架進行俯衝投彈,只要俯衝角度稍微大一些,在理論上超過七十度,投出的炸彈就有可能砸中前面的螺旋槳。也正是如此,俯衝轟炸機配備的是一種在投彈時能向外伸出的專用掛架。

所幸,不俯衝,水平飛行也能夠投彈,只是精度差一些。

周湧濤還提了一個意見。

在搜尋打擊第三航空戰隊的時候,安排護航戰艦搭載的水上飛機執行偵查任務,能夠進一步減輕艦載機的作戰負擔。

這些建議都很不錯,不過全都治標不治本。

也就在討論的時候,值班的電訊軍官趕了過來,送來剛剛收到的電報。

仍然是由海軍司令部轉發的。

讓白止戰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大概三個小時之前,也就是日落時分,在完成兩輪偵查搜尋之後,特混群就已轉為向西航行。

幹嘛?

返航!

劉向真給出了三個理由。特混群大部分戰艦的燃油已經到警戒線附近,按作戰條例都得進行補給。艦載航空兵損失慘重,僅有一半的艦載機能升空作戰,而且在27日未必能再次獲得補充。飛行員極度疲憊,有很多還是帶傷上陣,就算能駕機升空執行戰鬥任務,狀態也不會太好。

總之就一句話:特混群沒辦法繼續戰鬥了。

當然,也不全是壞訊息。

在上半夜,原本隸屬於第一艦載航空兵聯隊的作戰飛機,已由特混群出發飛往足島的海軍航空兵基地。

數量不多,總共才八十多架,而且有三分之一是戰鬥機。

只是,航空兵基地對出動率沒有限制,能夠在一次攻擊行動當中,讓這些艦載機全部以滿載狀態升空。

關鍵,該部隊仍然由白止戰指揮。

按照海軍司令部發來的電報,該部隊最遲在27日上午十點完成部署,肯定能夠在下午進入戰鬥狀態。

到時,只要白止戰下達命令,幾十架艦載機能立即升空出發。

在電報的最後,還提到一點。

是否繼續追擊狹夷艦隊,由白止戰根據實際情況做決定,不強求全殲,以儲存艦隊實力為主。

不是害怕遭受損失,而是第二階段作戰行動將按照計劃啟動。

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海軍司令部強調第二階段作戰行動,其實是在提醒白止戰。因為第二航空特混艦隊已經喪失了作戰能力,所以原本充當替補的第三航空特混艦隊,現在是絕對主力,不能有任何閃失。

簡單的說,少了兩艘“帝都”級,後面的仗就沒法打了!

其實,這正是讓白止戰來第三航空特混艦隊的原因。

不管是祝世建、還是劉長勳,都覺得白止戰帶兵的能力更強,因此讓他去第三航空特混艦隊更加合適一些。更何況,之前由劉向斌擔任領代司令官,安排劉向真過來,恐怕會適得其反。

也正是考慮到這些,白止戰才在猜拳的時候故意“輸”給劉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