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此後還發生了幾次磕碰,但是問題都不大,全都得到了及時處理,沒有對戰機著艦產生影響。

到七點十五分,最後一架“颱風”落到了“帝都”號上。

“陪京”號那邊的情況糟糕一些,有一架“飛魚”與一架“黃蜂”在著艦的時候沒有掛上阻攔索,直接撞上阻攔網。因為耽擱的時間太多,結果最後一架“黃蜂”在燒光燃油後迫降到了海面上。

到七點半,最後一架“颱風”降落到“陪京”號上。

當然,這僅僅是第一輪。

八點過後,第二支攻擊機群就將回到艦隊上空。

為了節約時間,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時間讓地勤人員耽擱,兩艘航母都組織了官兵往飛行甲板送餐,也就是讓地勤人員在甲板上吃晚飯,並且由艦隊官兵負責,幫地勤人員清理飛行甲板。

這是必須做的工作。

艦載機著艦的時候,只需要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就能導致一場巨大的災難。

開始,在“陪京”號上,那架“黃蜂”就是在著艦之後左輪爆胎,在撞上了阻攔網之後又撞毀了停在前面的轟炸機。在事後檢查的時候才發現,讓戰機爆胎的就是一顆從其他戰機上面掉落下來的螺絲釘。

趁此機會,白止戰、李雲翔與李銘博等司令部的主要長官輪流去吃了晚飯。

雖然回收戰機主要是航母官兵的事情,但是按規矩,在旗艦上肯定以艦隊司令部的長官為尊。

哪怕不用參與,也應該積極關注。

八點剛過,第二支機群的戰鬥機率先飛了回來。

戰鬥機的速度更快,而且在夜間返航,因為不用擔心會遭遇敵人的戰鬥機,所以不用掩護轟炸機與魚雷機。

此時,白止戰已經去了軍官活動中心。

按照他的要求,參謀把戰報,以及相關的資料,按時間先後,所在的艦隊,交戰地點等要素,分門別類整理好。

此外,在拼起來的桌子上鋪了一張大尺寸海圖。

幾名參謀正在進行圖上作業,準確的說是以插旗的方式,把在白天發生的戰鬥,以及各種相關的要素,在海圖上面標註出來。

這樣一來,司令官能一眼看清楚大局。

對於懂得圖上作業,或者說當過參謀的指揮官來說,看到標註出來的圖示,就會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其實,這也正是帝國海軍的傳統。

李雲翔與李銘博等人還沒來,不過也不急,反正有整整一個晚上。

再說,白止戰也需要花一些時間整理思路。

一舉殲滅第五航空戰隊,取得了擊沉兩艘航母、兩艘重巡洋艦與三艘輕巡洋艦,擊傷數艘敵艦的戰績。說實話,白止戰依然覺得難以置信,主要是這個分量一點都不輕的勝利來得實在太容易了!

劉向真鏖戰了兩天,才擊沉四艘航母,而且特混群損失慘重。

白止戰帶戰鬥力最差的特混艦隊,用損失十幾架戰機的代價擊沉兩艘航母,而且有半數還是在降落時撞毀。

難道,老天爺總算是良心發現了?

還是,有別的原因?

白止戰顯然不相信前者,而且不把這個問題搞明白,他恐怕不會安心。

“司令官!”

大概因為走神,所以白止戰覺得周湧濤是突然出現在自己面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