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夜間降落沒法保證安全,所以按昨天做的安排,補充給特護群的艦載機在天亮之後才會到達。

為此,還需要派兩架“飛魚”去帶路。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特混群得保持無線電靜默,也就不能用工作距離高達數百千米的電臺為機群提供導航訊號。

如此一來,也就只能安排十二架“飛魚”執行搜尋任務。

雖然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也有足夠的情報佐證,由蘭雲指揮的機動艦隊在昨天下午的戰鬥結束後,就徑直奔向雙車海峽,並沒有向南規避,但是沒有人知道,那艘受創的航母是在什麼時候修復,在修復前後的航速各多少,以及蘭雲有沒有為了這艘航母,讓整支艦隊的航速慢下來。

此外,機動艦隊的絕對航速能達到多少節?

不要忘了,到現在,都沒搞清楚被炸沉的到底是“赤誠”號,還是“飛隆”號,至少還沒有得到確認。

已經得到確認的是另外一艘被炸沉的航母是“蒼隆”號。

如果被炸沉的是“赤誠”號,而且沒被受傷的航母拖累,機動艦隊的絕對速度,有可能超過三十三節。

相反,那最多隻有三十一節。

當然,這麼點航速差距,基本上可以忽略。

關鍵就是,沒辦法肯定機動艦隊就是直奔雙車海峽而去,而不是去了別的地方,比如南珠國的馬拉城。

為此,只能劃出一個大致的搜尋區域。

這樣一來,十二架“飛魚”最多也就勉強夠用。

按照劉向真的安排,哪怕沒在首輪偵查中找到機動艦隊,也沒有什麼關係,等到補充的艦載機到達後會馬上發起第二輪偵查行動。也正是如此,才需要趕在天亮之前,讓第一批偵察機出發。

等到補充的艦載機到達,飛行甲板就會被完全佔用,到時候肯定無法讓艦載機升空。

如果拖到天亮之後再讓現在這幾架偵察機出發,會佔用不少時間,讓到達的艦載機無法及時著艦。

當然,問題也十分突出。

這些偵察機在天亮之前,會向東飛行大概三百千米。如果機動艦隊離得不夠遠,還不到三百千米,很可能被偵察機錯過。更要命的是,機動艦隊的瞭望員說不定能夠發現從頭頂上飛過的偵察機。

哪怕用眼睛看不到,也能用耳朵聽到!

只要機動艦隊的參謀稍微細心點,甚至能根據偵察機繼續向東飛行的距離,大致算出與特混群的距離。

四點四十五分,第一批兩架“飛魚”被送上了飛行甲板前端的彈射點。

為了儘可能的增加航程,所有“飛魚”都掛上了副油箱,而且是內部滿油,以最大重量起飛。

前後也就幾分鐘的事情。

四點五十分還不到,最後兩架“飛魚”就被彈射了出去。

在目送這些偵察機飛走之後,劉向真才去了位於艦島的底層,只向司令部的參謀與飛行員開放的軍官餐廳。

開始,已經收到了海軍司令部發來的電報。

其實,是一句暗號。

部署在足島南部的足東海軍基地的巡邏機都已出動,將重點搜尋足島東南海域。

圍殲狹夷海軍常駐艦隊的作戰行動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