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江”號上。

在參謀把匯總之後的戰報送來的時候,已經十二點過了。對攻擊結果,準確說是遭受的慘重損失,劉向真完全無法相信,其他人更是瞠目結舌。只可惜,這是沒人能改變與否認的事實。

一百五十架艦載機,飛回來的不到三十架,其中還有十八架是護航戰鬥機。

準確的說,返回的只有十八架戰鬥機,七架俯衝轟炸機與四架魚雷攻擊機,均在腳島東邊的海域迫降。

也就是說,派出去的俯衝轟炸機與魚雷攻擊機,全都損失了!

人員方面,那就更加慘烈了。

就目前收到的訊息,包括第一聯隊第二大隊的大隊長朱華聖少校在內,有數十個機組的飛行員陣亡或失蹤。

肯定有幸存者,只不過肯定不會太多。

按照這個比例,再發起兩輪進攻,帝國海軍艦載航空兵將變成空架子。

戰果?

唯一得到多人證實的戰果就只有一個,第一艦載航空兵聯隊的一架俯衝轟炸機得手,投下的炸彈擊中了“加禾”號,而且在艦體內部爆炸。只是由目視觀察到的結果,無法斷定該航母已被炸沉。

此外,第二艦載航空兵聯隊攻擊了“赤誠”號,只可惜投下的炸彈與魚雷無一命中。

要命的是,沒發現第二航空戰隊的“蒼隆”號與“飛隆”號。

第二航空戰隊沒有來嗎?

顯然不是!

大概半個小時之前,劉向真收到了由澄江港發來的電報,連續的兩波轟炸,敵機總共超過兩百架。

顯然,這是四艘航母才能達到的出動強度。

考慮到第五航空戰隊的兩艘“瑞和”級才交付不久,沒有形成戰鬥力,而第三航空戰隊的那兩艘小型航母根本不適合大規模戰鬥,也就基本能斷定,伴隨第一航空戰隊活動的就是第二航空戰隊。

其實,也只有第二航空戰隊的飛行員能夠完成這種高難度的攻擊任務。

那麼,第二航空戰隊在哪呢?

根據報告,在第一航空戰隊南面大概五十千米外有一片雷雨雲層,所以有理由相信,那兩艘航母躲在雲層下面。

當然,不管是不是,都得立即發動第二輪攻擊。

其實,在收到由朱華聖發回來的訊息之後,劉向真就下達了命令,讓各大隊儘快把艦載機派出去。

時間就是一切!

從戰術的角度來說,如果能搶在被敵人發現之前發起第二輪攻擊,那就基本可以說是穩操勝券了。

道理非常簡單,機動艦隊肯定在為進攻做準備,不會有太多的防空戰鬥機。如果沒辦法及時發起反擊,當再一次遭到攻擊的時候,機動艦隊就未必能夠頂住,也就未必能夠獲得反擊的機會。

這並不是劉向真的臆測,而是由對抗演習得出來的經驗。

為此,劉向真親自去安排了攻擊戰術。

按照安排,第一艦載航空兵聯隊將繼續攻擊“赤誠”號。

沒有辦法,那是機動艦隊的旗艦,至少從戰前獲得情報來看,“赤誠”號一直是蘭雲的旗艦。

第二艦載航空兵聯隊的兩個大隊,將透過控制飛行速度,把到達時間推遲十五分鐘。

幹嘛?

如果順利,第一艦載航空兵聯隊已經幹掉了“赤誠”號,因此可以集中力量對付第二航空戰隊的兩艘航母。

這也是關鍵的關鍵。